建寧會館明年4月有望修繕完成 東南網11月25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昕穎 黃孔瑜 通訊員 陳曉文/圖)福州上下杭核心保護區的改造工作,預計在明年4月底就將初步完成。屆時,市民將可重見當年三捷河沿岸的歷史風貌。同時,4大文保單位:楊鴻斌故居(采峰別墅)和福州商務總會舊址、陳文龍尚書廟、建寧會館,也將修繕完成。昨日,記者從臺江區政府和三坊七巷管委會處獲悉,《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方案》15日已通過省住建廳評審,經政府部門批準后就將正式實施。首期改造的重點為上下杭核心區域,總用地面積為23.54公頃。 文保單位將手工恢復 臺江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指揮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文保單位修繕工作將采用傳統手工工藝進行,“我們有一套嚴格的執行標準,挑選有專業資質的施工隊伍,盡量不用機械操作,采取和建筑年代相符合的手工勞作方式,重現建筑當年的風情。絕對不允許大面積改變,或者采用現代手法、先進材料或儀器進入現場施工。有歷史年代的建筑材料,比如青磚,在已無法尋找的情況下,允許采用替代品,但整體風貌必須與原來一致”。 普通建筑將大面積拆除 “普通建筑,特別是夾雜在文保單位之間的建筑,目前計劃全部拆除或大面積拆除,然后再依照周邊文保單位的建筑風格,進行效仿建設。”該負責人說,該區域內要效仿的建筑工作還不少,主要是依照三坊七巷的建造方式進行。 據統計,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有14處文保單位(其中7處省級文保單位、3處市級文保單位、4處區級文保單位),此外還有83處未定級的文保點,包括古民居、會所以及古橋古井等。 □相關新聞 上下杭“促搬”已簽約居民 本報訊昨日,臺江區組織志愿者免費幫助上下杭被征收戶搬家,僅昨日就已順利為7戶居民搬家。記者從臺江區政府獲悉,本次共組建8支搬遷隊,共有56名志愿者。同時,在簽約期內,搬家有困難的征收戶可與區工青婦支部聯系。“我們對已經簽約的住戶‘促搬’,一方面是因為上下杭目前正在拆遷,在用火用電方面存在不少安全隱患,老人居住其間并不方便。其次也是為了盡快對老建筑進行保護。” 相關新聞 明年4月底恢復三捷河沿岸歷史風貌 本報訊(記者吳靜)昨日記者獲悉,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修復工作已全面開展,首批修繕的4座文保單位保護工作與上下杭文化街區保護工作一期工程,將于明年4月底竣工,屆時將初步恢復三捷河沿岸歷史風貌。 目前,“最終定稿已通過專家組的認定,根據專家組的意見,保護規劃將按照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要求來做,基本上保持歷史文化街區的原真性。”臺江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設現場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目前統計,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有14處文保單位(7處省級文保單位、3處市級文保單位、4處區級文保單位),此外還有83處由臺江區文物保護委員會認定的未定級的文保點,包括古民居、會所、以及古橋等。 據介紹,上下杭文化街區改造工作一期將于明年4月底竣工,要求完成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范圍,即三捷河沿岸歷史風貌恢復。完成首批修繕的還有楊鴻斌故居(采峰別墅)和福州商務總會舊址、陳文龍尚書廟、建寧會館4個文保點。 據介紹,在文物保護的過程中,將遵循“修舊、如舊”原則,在建筑原貌的基礎上(包括用途),采用盡可能與原來的相同或者相類似的建筑材料,以傳統的手法(即當時建造時的方式方法)進行修繕。 該負責人稱,“目前,采峰別墅和福州商務總會舊址已完成所有立項規劃、施工隊伍招投標,待臺江區交付完即可施工;陳文龍尚書廟和建寧會館則完成規劃設計初稿。” 據悉,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范圍:北至福州四中、天勝花園;南至中平花園、洲邊小學;西至白馬路、隆平路;東至高頂路、三通路,總用地面積為23.54公頃。 據介紹,上下杭文化街區改造一期工程,還力爭同步實現展示上下杭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我們也在從民間征集失傳的手藝或技藝,也在征收與文保單位有關的物品或老舊照片。”該負責人說,市民有相關材料均可移交至指揮部。 此外,在上下杭文化保護街區內,普通建筑將采取拆除、仿造手法進行改造。 (東南快報) |
相關閱讀:
- [ 11-24]北京海淀區文委證實:齊白石新墓仍是文保單位
- [ 10-20]太原文保單位變娛樂會館 負責人稱系與政府共建
- [ 10-12]福州上下杭首批修繕文保單位確定 包括采峰別墅等
- [ 09-24]國家級文保單位建起骨灰堂 最低消費3680元
- [ 09-15]名人故居屢屢淪為商家搖錢樹 監管機制亟待建立
- [ 09-09]地震造成云南迪慶文保單位不同程度毀壞
- [ 07-31]福州上下杭兩省級文保啟動修復 工期270天
- [ 07-18]文保墻被涂“拆”字 是惡作劇,字已清除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