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只留半邊青樓閣 在古老的風火墻一側,是狀元弄15號。穿過精巧的石門,是非常高的大堂,彼此相對的兩排二層木樓,伸出一圈雕花的“美人靠”木欄桿,顯得格外特別。再往里走,建筑的一半已被燒毀,只剩下一些木扇窗格和橫梁。 “幾十年前,風火墻上被開了窗戶。”住戶們講,當時火從窗戶躥了進來,一下就燒起來。他們說,狀元弄15號在民國時期是有名的煙花之地,叫“杏花天”。老人曾講,清末民初,上下杭一帶商業繁榮,有錢人是在西宴臺喝酒,然后到杏花天消遣。 文史專家齊上志說,上個月臺江區政協組織文史專家走訪上下杭,發現還保留著不少青樓建筑。“杏花天”前門在狀元弄,后門直接通三捷河。以前河道有通航,客人坐船來杏花天,可以在后門的小碼頭上岸。 臺江區志記載,民國期間,蒼霞地區最盛時有青樓46家,多集中于田垱(即中平路)一帶。1955年年底,福州市組織統一行動,封閉所有妓院、館。 呼吁:作為特殊記錄應保護 “前一段剛去拍照,怎么就燒了?”不少網友惋惜地表示,民國時期的建筑,作為一段歷史記錄,應該保護下來。 臺江區蒼霞街道辦事處徐書記表示,狀元弄15號保存最好的部分是前廳,所幸逃過一劫。按照舊屋區改造規劃,“住戶搬遷后,經文物部門鑒定后,再決定如何保護、修繕等”。 所幸的是,風火墻保護了相鄰的牛弓街19號。1947年,萬金油創始人、愛國華僑胡文虎在這棟白色的小樓里創辦了《星閩日報》,報社職工近200人,曾是福建省讀者最多的唯一民辦大報。 |
相關閱讀:
- [ 11-16]小偷上下杭古宅找古董 遇水泥封房被困報警求助
- [ 11-07]臺江加強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文物保護 不得損毀
- [ 10-31]雙杭凝固的舊時光:路人多背相機 最多廢品收購車
- [ 10-22]福州上下杭安置房12月29日首度抽簽 近半住戶提前搬
- [ 10-17]福州上下杭動遷(組圖)
- [ 10-17]行攝上下杭 聽東南網友講“那過去的故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