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南街段道路將拓寬至40米 將按雙向4車道設置
2013-11-20 07:02? ?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黃麗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福州南街段道路將拓寬至40米 將按雙向4車道設置 同時修建鋼桁架橋保護安泰古橋 本報訊(記者許才芳)隨著今年3月南后街地下空間開始施工,福州市城建部門正在計劃啟動八一七路(南街段)的道路拓寬改造工程。目前,《福州市八一七路(南街段)道路工程》項目建議書已出爐。即將進行拓寬改造的八一七路(南街段)起點位于八一七路—楊橋路路口,終點接入八一七路—古田路路口,南北走向,設計路線長度1115.35米。
南街為何要拓寬: 圍擋施工可以減少道路改造壓力 為何一面修建地鐵及商業地下空間,一面又要啟動拓寬改造?相關人士透露:隨著南街地下空間的開發,八一七路作為商業街的主要交通干道,將起著重要的交通集散作用。八一七路的改造,結合軌道交通的建設,有利于推動商業的發展。 而目前,地鐵和地下空間的圍擋施工為南街道路拓寬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切入點。 據介紹,這條路匯集了大量的南北向交通流。目前,八一七路在圍擋修建軌道交通,部分路段已經封閉,部分交通流轉移至其他路段,此時進行八一七路的改造對交通的干擾最小,效率最高。 另外一方面,這條路是目前中心城區人口較為集中的通道之一。機動車的通行受到行人、非機動車的干擾嚴重,路段交通擁堵,并且行人的出行空間沒有保障,道路拓寬后,將為行人、非機動車以及機動車提供相對獨立的空間,保障人流車流的安全暢行。 如何改造: 按雙向4車道設置 南街段規劃寬度為40米,那車道該如何設置呢?據介紹,八一七路(南街段)按照雙向四車道和雙向六車 道在理論上均能說得過去。若按照雙向6車道設置,飽和度較低,但機動車道規模較大;若按雙向4車道進行設置,可以增加人行道的寬度,更能適應八一七路商業街的出行特點。因此,綜合考慮,建議八一七路(南街段)采用雙向4車道方案修建。 該段的道路面設置為:機動車道的車道寬度3.5米,兩側設0.25米路緣帶;而為保證非機動車行駛安全,考慮設置獨立的非機動車道,采用側分帶或者隔離墩進行分隔,獨立的非機動車道寬度為3.5米;而紅線范圍內剩余寬度用于沿道路兩側對稱布置人行道。 具體設置為:7.5米(人行道,含景觀)+3.5米(非機動車道)+1.5米(側分帶)+7.5米(機動車道)+7.5米(機動車道)+1.5米(側分帶)+3.5米(非機動車道)+7.5米(人行道,含景觀)=40米。 設計人員解釋,采用雙向四車道基本能滿足規劃期內的交通需要,且沿線規劃為商業街,若采用雙向六車道對沿線商業氛圍破壞較大,該方案保留側分帶,提高了非機動車行駛的安全性,同時可以用于種植喬木,對沿線的視覺景觀有美化作用,在夏天亦有利于沿線商業街人流的遮蔭避暑。 古橋如何保護: 古橋上修建鋼桁架橋 據介紹,南街段改造的路上有座寬16.5米的古橋,古橋跨越的安泰河,屬于文物保護單位,現狀為保護古橋,修建時計劃在古橋上面修建鋼桁架橋。 記者了解到,安泰古橋為保護古建筑,無法承受八一七路城市主干道的車流,為保護古橋,避免安泰橋處道路標高提高過多,保證全線順暢協調,視覺誘導良好,提高行車舒適度,在不損壞文物的前提下,適當下調安泰古橋標高。 因此需在橋上加蓋新結構受力,橋位處路面標高較現狀需抬高,而津泰路交叉口與安泰古橋間距僅33米,為保證坡度起伏不至太大,古橋前后(已鄰近交叉口)設計車速按20公里/小時。其余路段均按40公里/小時速度設計。 特殊路段該如何處理: 將挖出部分路面并壓實 市民都知道,南街段不僅在修建地鐵,還要修建地下商業空間。為此,它所涉及的地鐵空間路段和地下空間路段的路基部分都將做特殊處理。 其中,從起點至塔巷、津泰路至古田路間路段地下為地鐵線路及車站,因此修建好的路面將略高于現狀路面地形,所以要按低填路段處理,為避免路基壓實震動對地鐵線路及車站結構造成影響,在破除現狀路面結構后,挖除路面結構以下80厘米路基土并回填砂,采用灑水密實,以達到路基壓實度要求。 而從塔巷至津泰路之間路段地下為南街地下空間,地下空間頂板至路面間厚度約3米左右,為避免路基壓實振動對地下空間結構產生影響,將地下空間頂板至路面間的路基土挖除并換填砂,采用灑水密實,以達到路基壓實度要求。 |
相關閱讀:
- [ 11-08]福州安泰河遭污染“牛奶”還在淌 部門卻稱還在調查
- [ 10-23]時髦女子心情不好 演酒駕戲碼消遣民警來發泄
- [ 09-23]少女不滿父母打麻將酒后找不到家 飛奔喊救命
- [ 04-25]榕城運動地圖發布 多數中小學場館不對外開放
- [ 04-18]福州南街封路后店租降兩成 外圍商圈促銷提前
- [ 04-11]外圍商圈欲“搶客” 福州南街開打“攻防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