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高中女生路遇“陌生姐姐”借錢,大方借出300元卻遭遇騙子 “陌生人”街頭借錢 拒絕還是幫助?
![]() 建隆/漫畫 東南網11月19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李建芳 實習生 吳曉婷) 核心提示:上周,福州某中學一名高一女生曉影(化名),在路上遇到兩名“陌生姐姐”向她借錢。曉影把自己錢包里的300元全部借給了她們。可是,到了約定還錢的時候,“姐姐”的電話沒有打來…… 此事引起了很多中學生家長的熱議,有的說,這個孩子心地善良;有的說,沒想到高中學生還會被“騙”;有的說,不知道我們的孩子,面對陌生人的求助,到底能不能做出判斷? 事件 大方施援手好心卻被騙 曉影告訴記者,當時她正從一家書店走出來,手里還拿著錢包,兩名“姐姐”攔住了她,告訴她,她們的錢包被偷了,現在沒錢吃飯,希望能幫一幫她們。 曉影掏出了50元錢遞給“姐姐”,可是姐姐又接著說,現在天晚了,她們沒錢住店,能不能再多借一些,明天家人來福州后就馬上還錢。“姐姐”還要了曉影的手機號,用自己的手機撥通了曉影的電話,說“明天就聯系你還錢”。曉影猶豫了一下,最終給了她們300元錢。 回家的路上,曉影還接到了姐姐的電話,說“這事挺丟人的,你不要告訴別人啊”。曉影有點狐疑,但仍然答應了“姐姐”。后來,當“姐姐”沒有按約定來還錢時,她才明白,騙子是希望她不要這么快告訴家長,以避免自己被抓。 對于孩子樂心助人卻遭遇騙子一事,曉影媽媽陳女士又好氣又好笑。她說,女兒從小就特別熱心,在街上遇到乞討者都會給些錢,家長提醒她小心騙子,她都說“萬一人家是真的呢”。不過,她也相信,女兒經過這件事,一定會有所成長。 討論 怎么引導孩子,家長眾說紛紜 孩子與人為善,卻是善良被利用,這讓很多家長感到喜憂參半。那么,我們的教育,到底該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 “我經常和兒子說大學生傳銷被騙之類的事,可他總是說,‘我有這么傻嗎’。他這樣說,我更擔心。”福建師大附中高一學生家長李女士告訴記者,作為家長,只能平時多嘮叨幾句,但總不能教他遇到求助直接不理人家吧。 “現在的騙術這么高明,手段層出不窮,連大人都會上當,更不要說孩子。”家長林女士認為,還是告訴孩子遇到陌生人搭話盡量不要搭理。 還有一名家長說,她一個朋友的孩子,曾經被騙過手機(陌生人借手機打電話,打著打著就沒影了),孩子非常生氣,發誓要出國留學,不再留在這里。 觀點 教育孩子,主流是“與人為善” 福州一所中學的團委老師告訴記者,孩子經歷這些“騙局”,是成長的一部分,孩子自己也會思考,今后遇到同類的問題該如何更智慧地處理與應對。 他說,盡管對于這個矛盾,老師也很糾結,但教育孩子的主題還是要與人為善,“從騙術上來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從人性上來說,應該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這位老師認為,成人也不要過多地把自己的判斷加給孩子,有的時候,等待事情的發生,讓孩子自己去體驗,顯得更為重要。家長和學校所要做的,就是教給孩子們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識。
![]() 實驗“陌生人借錢”孩子會借嗎? 模擬情境:女大學生曉婷從暨南大學來福州,和浙江來的同學在這里會合后要去廈門。可是曉婷丟了錢包,現在沒錢吃飯也沒錢住宿。于是,在一所中學門口向陌生學生借錢,并表示第二天就會歸還…… 地點:福州屏東中學附近時間:11月15日中午實驗結果:見表格 從這個實驗來看,初中生口袋里的錢基本都不多,這一方面可以避免孩子亂花錢,另一方面,如果真碰到騙子騙錢,倒也“沒錢可騙”。另外,女生相對比男生更容易被“騙”。 事后采訪時,孩子們都提到,學校和家長曾向他們傳遞保護自己的意識,不過,也有的孩子表示,如果真遇上求助對象,他們不知該如何去幫助對方。 |
相關閱讀:
- [ 11-10]說外語喝咖啡 兩男自稱華僑騙走女學生五千
- [ 11-09]騙局再升級:傳真“立案通知書” 女子被騙4.9萬
- [ 10-15]龍巖:“撿錢分錢”老騙局 中老年人頻上當
- [ 09-29]馬尾高校一女大學生遭遇網購騙局 被騙1.8萬
- [ 09-17]落入“涉毒”電話騙局 福州6旬依姆被詐騙152.4萬元
- [ 09-14]“孩子重傷”騙局又有家長上當 被騙走2.5萬救命錢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