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市井氣息的中平路 福州新聞網訊 解放大橋橋頭附近,青年會正對面,有條小路,就是中平路,這里遍布民國建筑、充滿市井氣息。目前人們對“上下杭”改造關注度不斷升溫,蒼霞等舊屋區也將被改造,中平路的歷史文化開始為更多人所關注。 五口通商后,臺江發展為近代福州的商業中心,其中上下杭地區成為福建著名的商貿集散地。上下杭商行、錢莊林立,會館密集。這些商人需要就近消費娛樂。從上杭路、下杭路穿過隆平路,或小街巷,不到五分鐘,就到了中平路。于是當時的中平路就成為這些商人的主要服務區,相當于現在的商務區。這里曾有酒樓、飯館、旅社、舞廳、錢莊、當鋪、教堂、報社、私家花園,堪稱“十里洋場”。臺江區政協很重視,派了解情況的石主任帶記者去走訪中平路,尋訪那些老商號、老建筑背后的故事。
中平旅社舊址 一條路上誕生兩家名報: 《南方日報》和《星閩日報》 中平路102號處,走進帶鐵藝券頂的石框門,是座紅磚二層洋樓。這是解放前著名的《南方日報》社舊址。 小洋樓很講究。石墻裙,拱形門窗,百頁門窗……二樓欄桿是綠色的琉璃花瓶狀。樓梯扶手處是抱鼓石狀的木雕。后面還有一座紅磚樓。目前這是個大雜院。住戶們都知道這是報社舊址,希望老房子能保留下來。50多歲的黃秋平回憶說:“1968年或是1970年,改造通道時,一些印刷用的‘鉛錫字’被發現,很沉。”60多歲的程依姆說:“今年夏天,一位80多歲的老人過來走訪,說以前這里是報社,他在這里工作,后面那座紅磚樓是報社排字的地方。”85歲大學退休教授張鼎衡告訴記者:“我家小時候就有訂《南方日報》。《南方日報》抗戰以前就有了,在福州很有名。” 這座考究的紅磚洋樓就是《南方日報》社的舊址 中平路還有另一家報社《星閩日報》社的舊址,在牛弓街,是一座白色外墻的樓房。該報是新加坡虎標萬金油創始人、永定藉愛國華橋胡文虎創辦的。如今該舊址是胡文虎女兒胡仙的私產,前幾年她出資修繕,保存很好。 石主任介紹,1934年,胡文虎在臺江創辦永安堂藥行福州分行,捐建了文虎小學(今臺一小前身)。1947年,《星閩日報》在西宴臺(前身為中西餐兼營的高級酒樓)創刊,辦報經費由福州永安堂調撥。永安堂經理胡夢洲兼任社長,總編輯是鄭書祥,報社員工200多人。報紙編排遵循胡文虎的“星系”報業的規范,內設經理、編輯、電訊、工務四大部分。《星閩日報》國際電訊來自歐美各國通訊社,發行量近萬份,是我省讀者最多的、唯一的民辦報紙。 當年大東飯店里全城罕見的360°旋轉木梯 大東飯店舊址: 360°旋轉梯很“驚艷” 這一帶還有條小弄叫合春弄(巷),名字與舊時的合春商行有關。合春商行老板楊文疇曾是中平路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張鼎衡介紹,楊文疇的商行開在中平路后面的洲邊合春埕。洲邊過去是很大一片沙洲,一直連到下杭路。楊文疇發財后在中平路開了兩家大飯館——大東飯店和浣花莊菜館。 中平路145號福州第二汽車運輸公司就是大東飯店的舊址。從此處一座三層樓房旁邊的通道進去,左拐,順一條綠漆的木走廊,進到樓內。樓道兩邊是客房。樓道的中部,有個綠漆的360度旋轉木樓梯。這個梯子做工精致,獨具匠心。它呈圓柱形,中間有個柱子。樓梯以柱子為中軸,從一層樓一直旋轉通到三層樓。樓梯扶手和樓板也是旋轉著上去,欄桿呈算盤珠狀。汽運公司工會主席老黃介紹,據說,這個旋轉樓梯用了很大一棵樹,很不好做。“大東飯店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建筑。目前市區除了倉山林浦有一個360度的旋轉樓梯,就只有這個了。”石主任介紹。旋轉樓梯很牢固,目前仍在使用。 樓梯底部角落有一個小鐵門,老黃說,據說這是當年的金庫。一樓靠門處,有一個凸出來的、一米多高的、綠漆的老式柜臺,柜臺上方的窗口鋪上了門板。當年大東飯店生意興隆,這個服務窗口總是敞開著接客。 大東飯店后院,還有一個歷史近百年的青磚公廁,廁所帶通氣窗,如今仍使用。 浣花莊舊址內木梯扶手上的木雕,像一只扶著梯子、布滿皺紋的手 浣花莊舊址: 樓梯扶手真有只“手” 中平路143號,就是當年的頂級菜館浣花莊。房子外墻為紅磚、青磚混搭,帶石框門窗,有兩層。里面是個三進大雜院。從此處無處不在、精雕細刻的木構件,還能一窺浣花莊當年的風光。通道兩邊有帶雕花欄桿的木梯,二樓是圍合型的雕花欄桿。欄桿的底部以及屋檐,都裝飾著一整條云紋木雕構件。在最后一進,樓梯扶手還雕刻著一只“手”。往樓上望去,可以想像,當年伙計們端著香飄四溢的飯菜穿梭在走廊上的情形。 80歲的李依姆住這里已50年了。她說:“過去這里很漂亮。走馬樓有玉色的葫蘆雕刻,院子背后還有月亮形的池塘、球場。” “大東飯店和浣花莊蓋得很講究。我五六歲時跟大人進去吃過飯。”張鼎衡說,臺江解放前出名的飯店、酒樓有中平路的大東、浣花莊(頭等菜館)、嘉賓(現在中平路65號中平旅社)、西宴臺(后為《星閩日報》社所在地),還有江濱大道大橋頭、中平路附近的福聚樓、廣裕樓、青年會(青年會是頭牌菜館、西餐廳)等。其中楊文疇產業就占兩家。石主任說:“當年郁達夫住在青年會時,常到中平路一帶的嘉賓、浣花莊吃飯。” 當年大東飯店華麗的內景。 新紫鑾舊址: 花卉雕刻和美人靠 這條街舊時還有“紅燈區”。石主任說:“清末民國初,中平路上中高低檔的妓院都有。高級妓院有狀元弄15號的杏花天和中平路61號的新紫鑾。那些商人、外國人在酒樓吃完飯,會到附近妓院、舞廳消費。” 新紫鑾就在中平旅行社的隔壁,沿街門面是三層青磚樓,石框門上掛著賣“傘油”的牌子,每層都開有5個券頂形的百頁窗。里面是三進院落。如今此處看起來不過是普通的大雜院。記者還是找到些舊時的“蛛絲馬跡”:廳堂兩邊廂房木扇窗格雕刻著精美花卉圖案,二樓有木雕欄桿,三進二樓朝慶青弄有美人靠…… 87歲的住戶陳依伯回憶說,解放前,他還是小孩。當年這里很熱鬧,都是官員、老板包車進出。晚上還能在這聽伬唱。以前房子收拾很好,有橫頭案(橫案桌)、公座椅(官帽椅)。當年除了官員、商人光顧新紫鑾,就連翻譯《茶花女》的名人林紓也曾來過這。 (福州晚報首席記者 綦芬/文 通訊員 小俊/攝)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