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建委等昨調查發現,浦下河泥漿來自附近省科技館新館建設工地,施工方福建省中馬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否認;市建委表示將處罰該公司 調查人員連續打開9個雨水井蓋,逐步鎖定排污工地 鄭蒙/制圖 東南網11月15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琨 周錫銀 肖春道 文/圖) 關注理由 “泥漿排入浦下河”一事經本報獨家報道后,昨日,福州市建委、水務管網維護公司調查人員以及本報記者,沿著排泥漿的雨水管道,接連打開9個窨井蓋,最終鎖定排污工地——福建省科技館新館建設工地,但施工方福建省中馬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陳奮月否認浦下河泥漿來自該工地。 市建委內河處負責人說,省科技館新館施工方——福建省中馬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雖然已經過建委排水審批,但并未按要求建設蓄水池,市建委將對其進行罰款。 昨日,浦下河又出現不少死魚。對此,市建委內河處負責人說,死魚可能是浦下河和閩江之間的水閘開閘時,由于漲潮,魚被沖入浦下河,因浦下河水質比閩江差,導致魚兒死亡。 省科技館新館建設工地內的工地水未沉淀,直接排入旁邊的雨水井。排水溝里積著一層黃泥,稍一攪動就很渾濁 泥漿入河情況依舊未改善 昨日上午,福州市建委內河處、公用處,福州水務管網維護公司調查人員以及本報記者,來到倉山浦下河,記者看到,泥漿排入的情況并沒有改善。 調查人員確認排污的是雨水管,便順著管道挖開位于南江濱西大道上距離排污口十幾米遠的1號雨水井蓋,井內臭氣熏天,黃泥水中有不少死魚。調查人員挖開旁邊2號和3號兩個雨水井蓋,并未在井內發現異常。之后,調查人員又來到馬路對面,打開4號雨水井蓋,這里面黃泥水水流很急,調查人員發現,井內的黃泥水是自北往南流。調查人員又打開浦下洲路人行道上的5號和6號雨水井蓋,發現井內水很渾濁,但不能判斷黃泥水的流向。 調查人員隨后打開浦下洲路綠化帶上的7號井蓋,發現井內流動著黃泥水。而在附近8號井蓋內,調查人員發現黃泥水是從東面流出,這個方向的旁邊就是“福建省科技館新館”建設工地。 為確認黃泥水源頭,調查人員又打開上游的9號井蓋,發現一切正常。調查人員說,如此可確認,黃泥水是從“福建省科技館新館”建設工地流出的。 施工場地內黃泥水直排雨水井 記者隨調查人員進入“福建省科技館新館”工地,工地內正在抽水。記者看到,剛抽上來的水并不污濁,但排水溝有幾十米長,溝內積著一層厚厚的黃泥垢,稍一攪動,就成了渾濁的黃泥水。 調查人員說,這些黃泥水摻雜著黃泥,通過溝渠直接排進工地內的雨水井。工地內的雨水井和工地外的8號雨水井相通,于是黃泥水就順著雨水管道排入浦下河。這些黃泥水不僅會污染內河,排放多了,黃泥積累在雨水管內,還可能堵塞雨水管。 但對于將黃泥水直排浦下河一事,負責現場施工的福建省中馬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陳奮月說:“絕對不是我們的工地流出的,我們這里都是清水?!?/p> 記者問,是否知道工地水一定要經過沉淀池沉淀后才能排出的規定?陳奮月稱,不管建委怎么要求,那是建委的事情。 記者在工地內,沒有看到沉淀工地水的沉淀池。 “他們雖然有排放許可證,但沒有按要求排放。”福州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現場情況看,省科技館新館的施工方并沒有按要求建立沉淀池,讓工地水沉淀后再排放,“我們將會對施工方負責人做筆錄”。該負責人表示,施工方沒有按規定排放,他們將按照相關規定對施工單位進行處罰。 ? |
相關閱讀:
- [ 11-12]河北一工地10余民工集體尿血 體內毒藥來源成謎
- [ 11-09]四川新津一建設工地發現600余座崖墓
- [ 11-05]南京一工地未經審批運泥漿被責令停運并罰3萬
- [ 11-05]??诓糠中W生放學無人接 建筑工地成臨時游樂場
- [ 11-02]山西建筑工地局部塌落2人死亡 3人仍被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