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從民警口中得知自己5歲時被拐,27年來父母苦苦尋她的消息后,小芳淚如泉涌向民警哭訴了自己苦痛經歷。 小芳告訴民警,她被拐后被賣到福清市東瀚鎮一戶人家,因受不了該戶人家虐待,她不斷尋找機會逃跑。16歲那年,她只身一人離開福清跑到福州找工作。在福州火車站流浪多日后,不幸的她又被現在的丈夫李某姐姐“收養”。 成年后,她與李某“結婚”并生下一子。期間,她因交友不慎販起了毒品“搖頭丸”,后被判刑2年半。雖然自己現在已當了母親,但因沒有出生證明加之“來歷不明”,32歲的她至今沒戶口。 當民警詢問小芳有什么愿望時,小芳怯生生地告訴民警,她現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與親生父母見面,并擁有一張寫有自己名字的身份證。 目前,福清警方正積極安排小芳與親生父母見面事宜,并盡早為其辦好身份證。 17年前被拐的少年:染上了偷摸等壞習 1996年9月的一天,一場骨肉分離的災難降臨到在福清務工的四川籍余某夫婦身上。當天下午,他們一周歲多的兒子小安(化名)在自己的理發店門口被一女子拐走。 失去心頭肉的余某夫婦立即報警并在周邊鄰居幫助下苦苦尋找。然而,幾天幾夜尋遍福清、莆田、福州等周邊地區,余某夫婦最終沒有找到兒子的下落。 后來,據目擊者提供的消息稱,小安是被一名叫湯某的四川籍女子抱走。這猶如晴天霹靂,余某夫婦怎么也沒想到兒子會被這名19歲四川老鄉給拐走。案發后,湯某就再也沒有回到福清宏路暫住地,也沒有回到四川老家,似乎從人間蒸發。在此期間,余某夫婦和公安機關一直尋找,然而十幾年過去了,始終沒有湯某和小安的消息。 今年10月初,余某來到福清公安局刑偵大隊,希望警方幫忙查找其子下落。福清警方從當年的目擊者找起,繼續詳細了解案情,并走訪可能熟知湯某的四川籍人員。 10月25日,警方得到一條重要信息,湯某近幾年曾在浙江紹興一帶出現。當晚,辦案民警連夜驅車趕往紹興,并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在一工廠內將湯某抓獲。 落網后,嫌疑人湯某先是矢口否認拐走小安,得知余某夫婦17年來為尋找兒子歷盡艱辛、散盡家財的經歷后,最終承認當年受其男友張某(身份暫無法確定)蠱惑將小安抱走后,通過一對四川籍夫婦將孩子賣給宏路一帶人,但具體賣給何人已記不清。 10月29日,一群眾提供重要信息,當年在石竹山賣香的一位老人,曾偷偷買過一個年齡相仿的男孩。民警立即對該線索進行追查,發現家住宏路街道某村的一名叫小撫(化名)的少年身份信息與小安有些相似。經進一步深查,小撫的養父母告訴民警,當年小撫的“爺爺”通過一對四川籍夫婦以六千元的價格買下小撫并撫養至今。經DNA進一步比對確認,小撫即當年余某夫婦丟失的幼童小安。 然而,當民警見到小安后,心情卻高興不起來,從小受寵的他,染上了偷摸等多種壞習氣。 |
相關閱讀:
- [ 11-12]公安部將嚴打越南新娘團購:可能涉及人口拐賣
- [ 11-08]福建省政府辦公廳出臺《反對拐賣人口行動實施計劃》
- [ 10-23]希臘女童疑曾遭拐賣 美國夫妻認為是其女兒(圖)
- [ 10-18]賭徒因手頭拮據賣掉親生女兒 報假警稱其遭綁架
- [ 10-18]賭徒父親手頭缺錢賣掉女兒 報假警稱其遭綁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