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潮侵入烏龍江取水口氯化物超標 兩三天內結束
www.fjnet.cn?2013-11-07 14:43? ?來源:福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和天文大潮有關 或兩三天內結束 咸潮又稱咸潮上溯、鹽水侵入,是一種天然水文現象,它是由太陽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對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淡水河流量不足,海水倒灌,咸淡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體變咸,即形成咸潮。咸潮一般發生于冬季或干旱季節,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之間出現在河海交匯處。 6日下午,一名水利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咸潮侵入市內與近期的天文大潮和進入秋季枯水期有密切關系。“從4日起正值天文大潮,受潮汐影響海水倒灌侵入江內,而受此影響產生的咸潮可能持續5天左右,以此推測,再過兩三天咸潮就將結束。”該專家稱,此次咸潮的出現與近期降水量偏少,上游水庫來水量減少也有關系。 “由于每月都有兩次大潮,自來水公司應該注意潮汐對水質的影響,做到‘錯時取水’,保證水質。”該專家建議,應該由政府出面在自來水公司和上游水庫之間建立聯系,在保證水庫最低蓄容量的前提下,在大潮將來之前提前釋放庫容,這樣就能有效達到防止咸潮出現的目的。 6日下午4時50分,記者來到城門鎮浚邊村附近的城門水廠取水口附近水域。此時剛進入退潮時間,記者來到河灘邊俯身用手掬起江水嘗了一口,感覺已無咸味。 非法采砂 或致潮汐界上移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多名相關人士都提到了非法采砂對咸潮產生的推動作用。 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2012年10月,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發布的一份名為《閩江流域(福州段)水環境綜合整治與水源保護》的調研報告里指出,閩江下游由于河床下切和水位下降,咸潮和污水上溯趨勢加劇,已威脅我市水源地安全。 該報告指出,閩侯縣閩江支流斷面水質達標率只有56.7%,沒有達到80%的考核目標。調研反映出閩江下游水環境的主要問題是河床下切和水位下降,咸潮和污水上溯趨勢加劇。 調研報告認為,水口水庫攔蓄和閩江下游采砂活動導致河砂采補失衡,導致閩江下游河床下切、水位下降,部分河岸崩塌。同時,水體自凈能力下降,咸潮上溯趨勢明顯。另外,河床下切降低了閩江下游的水動力條件和水體交換能力,不利于污染物向閩江口海域擴散,導致污水團回蕩上溯,對福州幾個水源地的水質造成威脅。福州西區水廠、北區水廠、城門水廠和義序水廠4個水源地均處于咸潮威脅段。 本報曾多次報道烏龍江濫采河砂現象,今年1月以來,本報記者曾10次探訪烏龍江亂采砂現象并進行了報道。一名知情人士說:“以前普通的采砂船鐵臂只有六七米長,如今鐵臂長達二十多米。這也就意味著,采砂船鐵臂所到之處,河床留下的陷坑即深達二十多米。”有資料顯示,以閩江北港河道為例,由于水位下降,該河道的潮汐界已向閩江上移了十多公里。 (福州晚報首席記者 陳鶴 記者 張旭/文 記者 葉誠/攝) ?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30]長樂自來水又黃又咸 專家稱閩江挖沙加劇咸潮入侵
- [ 01-06]今年首輪咸潮襲擊珠江三角洲 居民飲水暫未受影響
- [ 02-27]咸潮僅距福州主水源20公里
- [ 02-25]海水倒灌引發咸潮 逼近閩江烏龍江取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