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遺址與地鐵能否攜手同行? 福州搶救性發掘遺跡
www.fjnet.cn?2013-11-06 09:09?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兩千年滄桑在地鐵屏山站呈現 對于考古專家而言,考古工作雖然辛苦,但是收獲很大。據初步統計,兩個月內,遺跡中出土文物已經逾千件。 “目前出土的文物和地層都表明,這是個西漢時期閩越王宮殿遺址。”林果說,遺跡中出土的文物不僅量大,而且時間橫跨西漢至明清時代,其精美程度也遠超其他遺跡內發掘的文物。 在遺跡內,考古隊員甚至發現了一堵堪稱完好的漢代磚墻。“這應該就是福建最早的一棟建筑了。”林果稱,遺跡中發掘的文物在告訴人們,早在2000多年前,福州就有了建城的歷史,而且,自此之后,這里始終是福建的政治經濟中心。 諸多文物都在支撐這一觀點。在工地里的活動板房內,考古專家指著一堆瓦當告訴記者,遺跡中出土的文物涵蓋歷朝歷代,但是主要以漢朝為主。文物的豐富程度也遠超人們的想象,僅出土的瓦當,就有好幾種。 “千萬不能小看這些瓦當。”林果表示,一棟建筑上,瓦當數量稀少,歷經千年后能完整保存下來更不容易,最為關鍵的是,瓦當上的圖案隨著時代的變遷有長樂萬歲、臉譜、蓮花等諸多字樣和圖案,從這些圖案上,我們現在可以輕易觸摸到不同時代的歷史文化特點。 專家表示,遺跡中出土的陶罐瓦片或許不是很值錢,但是卻可以幫助我們管窺歷史,乃至重拾閩越文化的自豪感。其內蘊的文化價值難以估量。 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推進,一些曾經掩蓋在歷史上的迷霧也被逐漸揭開。位于工地附近的歐冶池曾經是春秋時期冶煉名家歐冶子鑄劍淬火的地方,又稱“劍池”,但是因為它的位置與曾經挖掘出來的閩越王遺址要高4米多,有人因此懷疑歐冶池的真實性。“這次考古證明歐冶池是真實存在的,它不斷抬升,也是歷史發展中人類活動的結果。”林果說。 類似的發現還有不少。史書記載,閩越王無諸曾建都冶城,后來南北朝西晉也曾在福州建立了子城。過去史學界一直都認為子城就是在冶城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是現在考古發現的護城河表明,子城和冶城只是位置相鄰,并無直接聯系。 “雖然考古工作還沒有結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次考古的收獲將遠超人們的想象,福州的歷史也將因此而更加輝煌燦爛。”林果說。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3]通訊:歷史遺跡記錄昔日輝煌——泰國舊都大城懷古
- [ 11-01]8000年前五孔骨笛出土 用丹頂鶴尺骨制成(圖)
- [ 09-20]盤點世界十大神秘歷史遺跡
- [ 09-17]元謀人遺址再曝管理問題 專家:保護遺跡需多方合力
- [ 09-03]人民日報:堅守漢字 感悟文化之深藝術之美
- [ 08-23]重慶老鼓樓衙署遺址有新發現 清理各類遺跡26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