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范大學校部,倉山是福州優秀近現代建筑最集中的區域之一。林熙攝
老房子如何演繹新故事
歷經百年滄桑,年久失修的青年會大樓退去了昔日的繁華,成為一座破敗的危樓。面對殘破的景象,其產權所有者福州市基督教三自會無能為力。
2008年,臺江區將青年會的改造列入重點商貿項目,希望引入商業資本對其進行保護開發。經公開招投標,福建匯源投資有限公司獲得了青年會大樓經營權。
“歷史人文的底蘊是它的靈魂。”投資方福建匯源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潔紅說,自己在做的,就是要讓人們在青年會觸摸到近百年前的感覺,特別是“時尚”的感覺。
據參與青年會修復設計的陳劍靈介紹,青年會修復改造秉承著保護古跡的原則,注重保持建筑整體性,改建工程中,利用建筑本身拆除部分原材料,進行循環再利用,比如原來大樓內保存完好的楠木。外觀修復方面,按原樣式、原工藝著重保護和修繕了建筑的外立面、中庭、走廊、拼磚花飾、鑄鐵樓梯欄桿等。
“我們一共投入3000多萬元對青年會進行修繕和內部裝修。”據福建匯源投資有限公司青年會項目管理人員黃先生介紹,20年內,其公司將按照有關要求,負責青年會大樓的經營和維護。
2011年10月,修舊如舊的青年會以文化創意會所之姿展現在福州人面前,迎來了自己的“新生”。
“像青年會這樣的優秀近現代建筑,產權人沒有能力對其進行修繕的情況下,引入商業開發,對其長遠保護而言,是個不錯的選擇。”省住建廳規劃處相關負責人成青表示,建筑的內涵是生活,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可以讓這些老房子擁有更好的保護條件。他表示,在城市優秀近現代建筑的處理上,成都、上海等地較為成熟的開發經驗都是可以借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