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將打造三大主題城市雕塑群 體現本土人文特色
2013-10-11 09:16:49?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鄧宇虹 我來說兩句 |
福州新聞網訊 象征榕城騰飛的《駿馬飛騰》、展現南后街民國時期典當行盛況的《當鋪》……上世紀中期以來,我市主要城市雕塑的分布逐漸形成“一個中心(五一廣場),兩條軸線(南至白湖亭、北至華林路、東至鼓山、西至金牛山公園),四條廊道(南江濱公園、北江濱公園、白馬河公園、晉安河公園)”的格局,種類繁多。然而近十年來,我市城市雕塑出現特色少、發展慢、評價缺位等問題。福州市政協委員通過近一年的系統調研,提出了《關于加強福州市城市雕塑建設的建議》。 委員林衛東認為,雖然我市已建設了一些城市雕塑,但有地域性、代表性的精品很少。福州擁有船政、三坊七巷、壽山石、曇石山等地方特色文化,還有很多名垂青史的偉人,這些方面的特色城市雕塑群少之又少。 另外,委員蘭桂蘭、付小苑、林衛東等認為,五一廣場前豎立著《八閩兒女》雕塑,后面是福州市地標《三山一水》,對面于山堂前還有三尊雕塑,雕塑過于集中,不能突出重點雕塑所要表達的意義。 市政協經建委指出,我市尚未形成統一的美學評價體系,大多停留在題材及內容的推敲上,雕塑的形式以寫實創作為主,質量良莠不齊。 據了解,目前我市城市雕塑現存280余尊,主要建于1985年~1999年,其中鼓樓區占一半以上。主要形式有圓雕、浮雕等,有主題紀念性、廣場標志性、公園綠地性、商業裝飾性、專題展覽性等功能。1998年省政府發布《福建省城市雕塑管理辦法》,但我市至今尚未出臺相關法規,導致雕塑管理及后期維護部門不明確。為了提高我市雕塑建設水平,我市曾舉辦“中國福州·國際城市雕塑藝術展”,展覽匯集33個國家和地區的771件作品。其中,60多件作品被制成足尺雕塑永久性地在閩江公園展出。 通過系統調研、考察,市政協經建委認為,要發掘文化內涵,打造文化品牌,將福州雕塑建設根據文化分為“榕城文脈、民俗文化、城市發展”三大主題雕塑群,提煉出能充分體現福州本土人文特色、獨特文化魅力和城市精神的優秀雕塑作品。從主題、題材、表現形式、功能類型、尺度體量、材料意向六個方面進行控制,按照“兩個核心、五大廊道、十大門戶、多個節點”的總體結構體系,抓住福州2015年舉辦城運會的契機,大力推動城市雕塑建設發展。 (福州日報記者 鄭雪) |
相關閱讀:
- [10-04] “夢的方舟”雕塑裝置藝術展亮相南京
- [09-04] 中國遠征軍雕塑群在云南落成
- [09-03] 云南松山戰役遺址建中國遠征軍雕塑群
- [09-06] 美兩對夫婦用酒瓶塞子打造精美犀牛雕塑
- [08-22] “百萬天馬雕塑”惹怒了誰?
- [09-29] 芙蓉姐姐雕塑亮相上海 觀眾稱其造型太豐滿(圖)
- [08-13] 城市雕塑展 35件雕塑設計脫穎而出
- [09-30] 芙蓉姐姐回應夸張雕塑:沒通知我,否則會更完美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