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有59個地震避難所 學生群體防震知識最豐富
www.fjnet.cn?2013-09-16 09:46? ?來源:福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倉山小學學生在新學期舉行防地震、防火災演練。 15日2時59分,仙游縣發生2.6級地震,這是今年8月以來仙游發生的第8次地震。遇到地震時,應當掌握哪些基本的防震減災常識?我市設置了59處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具體地點大家都了解嗎?就此,記者15日兵分多路進行了采訪。 很多市民防震知識很零碎 在記者隨機采訪的市民中,學生群體的防震減災知識最為豐富。在融僑小學讀六年級的陳同學告訴記者,學校每年都會舉行應急演練,她學到了很多,“火災時防煙霧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而地震時防灰塵可以用干布條”。在市教院附中讀高二的小張和福州大學讀大三的小林都認為,學校舉行的應急演練和科普宣傳是自己防震知識的主要來源。 對于其他市民來說,防震知識則非常零碎,主要來自大眾媒體,日常生活中沒有相關應急演練的經歷。市民張女士的意見很具有代表性,她說“小震不用怕,大震沒辦法”,頗有些聽天由命的意思。在市民心中比較安全的避震場所,室內以衛生間高居首位,其次是陽臺(事實上陽臺很不安全)。多數市民能答出地震可能會引發泥石流、海嘯等自然災害,卻很少有人關注室內煤氣爐、電線等設備受損可能引發火災。 令人擔憂的是,采訪中幾乎沒有市民能夠答出距離自己最近的防震避難場所。晉安的李女士表示,住在小區十幾年了,從沒聽說附近有地震應急避難場所。而對記者“是否會準備相關應急物品以備不時之需”的提問,多數市民表示沒有準備。 本報為您整理防震常識 科學避震可以將地震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記者請教了一些地震專家,并搜集資料,總結出以下防震減災的常識。 在戶內避震時,一定不要盲目外逃,應先判斷是否能夠在短時間內到達出口。最好的辦法是就近躲在屋內的小開間建筑(如廚房、衛生間等)或結實的家具下面,用手或其他柔軟物體保護頭部,待主震過后再迅速逃出。同時要注意遠離門窗和陽臺,因為這些部位墻體有缺口,承壓能力相對減小,坍塌可能性較大。另外,如果有可能,要注意及時撲滅爐火、關閉煤氣、切斷電源,以免造成火災、中毒等次生災害。 在戶外避震時,應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跑,不要隨便返回室內,避開人多的地方;要避開高大、結構復雜的樓房、煙囪、立交橋等建筑物;避開變壓器、電線桿、路燈、廣告牌等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避開狹窄街道、危舊房屋等危險場所。 在采訪中,不少市民關心如何未雨綢繆預防地震。對此,專家表示,做好室內的防震準備首先要將家具、物品擺放好,防止掉落或傾倒傷人、傷物,堵塞通道;注意觀察三角空間,便于震時藏身避險;保持對外通道的暢通,便于震時從室內撤離。 地震有可能發生在夜間,因此,臥室內床的擺放也有講究。床的位置要避開外墻、窗口、房梁,安放在室內堅固的內墻邊,防止室內重物落到床上。同時要清理或存放好家里易燃易爆的危險品,如煤油、汽油、煤氣罐、氧氣瓶等。 為了應對可能發生的地震,居民最好事前準備一個結實的家庭防震包,在里面裝上飲用水、食品、衣物、藥品、手電筒、火柴、蠟燭、收音機、干電池等,放在家里便于取放的地方。平時,可以適當練習家庭緊急撤離與疏散演練,摸清離家最近的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在哪兒,約定好家人震后怎樣團聚。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6]安德烈亞諾夫群島發生6.0級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 [ 09-13]日本茨城縣發生4.4級地震 震源深度50公里
- [ 09-12]日本仍在搜索3·11地震失蹤人員(圖)
- [ 09-12]福建省發布地震應急預案 警方將查處散布謠言者
- [ 09-11]中石油“余震”不斷 國資委要求央企“保增長”
- [ 09-09]專家為地震辟謠是為百姓“壯膽”
- [ 09-09]地震造成云南迪慶文保單位不同程度毀壞
- [ 09-08]省地震局:禁止散布地震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