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求職要警惕十大陷阱 遇騙子恐嚇及時報警
www.fjnet.cn?2013-07-30 09:52? ?來源:福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福州新聞網訊 眼下正是大學畢業生求職的關鍵階段,福州警方提醒大學生警惕社會上出現的十大求職陷阱,避免上當受騙。 借培訓賣產品 一些招聘單位待遇誘人,聲稱不收任何抵押金、帶薪培訓等等,但一旦上崗后卻要求職者購買公司產品,提出“象征性”收取費用。 先洗腦再騙錢 某保險公司招聘,考試后一名男子站在十幾名求職者面前開始演講。聽了煽動性的演講和培訓后,求職者基本被洗腦,心甘情愿交錢。警方提醒,如果你所接受的培訓內容全都是企業的大好形勢而跟從業技巧毫不相干,那么你就該想想退出了。 跨省“招工”再打劫 一些大學生通過網絡或其他形式在外地發現適合自己的工作,與對方聯絡后,前往企業所在地面試。結果前來接站的人常常會以借用電話或其他事由騙取求職者財物,更有甚者將求職者帶到偏僻的地方搶劫。 先扣押金再開除 在第一個月工作結束后,企業只付給求職者工資的一半,并稱另一半為抵押金,離職的時候退還。此后就以沒完成工作量或其他借口將求職者開除,并扣下抵押金。 招一個人干多份活 一些私人企業在招聘時只說是一份職務,上崗工作時一個人卻要干幾份活,而工資只開一份。比如某雜志社在招聘時寫著文字總監,用人時文字總監既要采訪寫稿,又要編輯版面,既要拉廣告業務,又要送雜志搞發行,卻只有一份工資。對此,求職者對于工作范圍外的內容應堅決予以拒絕。 簽合同捆住腿 用人單位在所簽訂的勞動合同中規定了不少日后可能發生爭議情況的處理辦法,這些處理辦法對于求職者的權利沒有保護,卻在懲罰員工方面規定嚴格。對此,警方提醒大學生,一旦發現不合理的約定一定要在簽字以前提出解決辦法。 借招聘誘人犯罪 如果招聘者夸夸其談,反復強調招聘職位輕松、能拿高薪,很有可能是在引誘你加入傳銷、色情及其他非法機構。大學生應聘時,如果被騙子威脅恐嚇,要想辦法脫身,然后撥打110報警。 編造“境外就業”信息 部分人力資源公司、商務咨詢公司等中介機構發布“境外”招聘信息,求職者應向勞動保障部門求證這些招聘信息的真實性。 用“合同制”當誘餌 一些公司在發布招聘信息時注明工作性質為合同制,但在面試時卻被單位告知該崗位只招勞務工(即不需單位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的人員),由此造成了求職者徒勞往返應聘。警方提醒大學生,對于單位在招聘信息中出現不誠信行為的,可撥打勞動保障服務熱線12333進行舉報。 套取個人信息 目前有不少企業單位或人才信息公司,短時間內在網上發布招聘信息近千條,均為中介信息,并在每條信息的崗位描述中留下郵箱和公司的網址,要求求職者將個人簡歷直接發送至公司郵箱或登錄公司網站應聘,從而獲取個人信息。這些有問題的招聘信息往往學歷要求低但報酬高,與市場規律不符,很具有誘惑力。 (福州晚報記者 程明)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9]《非你莫屬》全新改版 求職者首輪可淘汰老板
- [ 07-28]藝考生求職路:男陪酒女陪睡
- [ 07-27]福州:求職者搖搖手機就能找工作
- [ 07-23]大學生求職因“星座不合”公司被拒之門外
- [ 07-16]學生求職心切 相信“關系”易受騙
- [ 07-11]大學生暑期求職整形漸成風潮 有學生欲賣血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