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畬民搬出深山不再與世隔絕 畬寨將開發旅游
www.fjnet.cn?2013-07-28 08:23? 王元鍇?來源:福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福州新聞網訊 已經搬進奎山畬寨3年的雷香投日子過得很滋潤,丈夫在連江經濟開發區打工,兒子在貴州幫人開車,自己每天在家與兒媳一起帶孩子,有空就去隔壁的蒲邊村文化中心與村民一起聽戲。連江蓼沿鄉林場村利用土地增減掛鉤補償政策,解決整村搬遷后民生建設難題,既盤活了舊村資源,又讓剩余勞動力轉產轉業,增加百姓收入。 3年前,雷香投一家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她家住林場村奎頭山自然村,這是林場村的3個畬族自然村之一,地處深山,交通不便,村民外出要步行1個多小時才能乘上客車。雷香投一家守著幾畝地過日子,人均年收入不過5000元。 變化始于2010年,林場村啟動奎頭山、山斗畬族自然村47戶畬民的整體搬遷工作,改變長期以來畬民困居深山與世隔絕的狀況。 經過測算,按照每戶畬民搬遷6萬元的成本,完成47戶畬民搬遷需投入近300萬。不僅如此,搬遷后的公共設施建設又是一大筆費用。要確保搬遷工作獲得畬民支持,不僅不能加重群眾經濟負擔,還要為畬民未來轉產就業創造條件。林場村村支部書記任本龍告訴記者:“在得知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在全國多個地方試行后,他打起了遺留在山里的舊村舊房的主意。47.6畝的山區舊村依照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可爭取1300多萬元復墾資金,其中380萬為搬遷百姓補貼資金,剩余的完全投入民生基建項目。” 在縣里的支持下,林場村在山腳的蒲邊村拿下一塊荒地,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每家每戶平均能獲得100平方米的宅基地,所有的建筑用地面積一律公示上墻,讓畬民看得明白。任本龍還專門請來測量隊,測量舊村土地,讓畬民們現場簽字確認,有疑問的重新測算。就這樣,奎頭山、山斗兩個自然村順利復墾。 “有了補貼費,房子都蓋到三層高了,總面積不比舊房子小。”雷香投的新家就對著畬寨沿溪休閑路,她告訴記者,位于奎頭山自然村300平方米的老房子進入復墾名錄,她拿到土地增減掛鉤指標補貼費11萬。家里用上了自來水,通了電視和網絡信號,吃住行都發生了改變。 解決了資金問題,林場村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依靠土地流轉,將已經搬遷畬民的土地集中形成規模效益,目前已經收儲田地400多畝、山地1500多畝。“畬族舊村開發成特色旅游景點,在保留畬風畬韻基礎上建設民族主題公園;引進專業合作公司,種植藥材和特色水果,開發苗圃基地,搞原生態產品開發。”任本龍說。 (福州日報記者 王元鍇 通訊員 林冰)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7]“村官”異地掛職的福建實驗
- [ 07-22]連江苔菉東洛村舊碼頭毀于臺風 村民盼建新碼頭
- [ 07-18]村里來了倆潑猴翻民宅鬧教堂 逼得村民關窗睡
- [ 07-13]臺風“蘇力”登陸:小鎮行人稀少 村民岸邊觀海
- [ 07-09]只要監管目明不怕村官裝傻
- [ 07-05]歷史文化村林浦村無公交車進城
- [ 07-04]福州19歲小伙游泳失蹤 兩天前一少年同一水域溺亡
- [ 06-26]龍海程溪南坑村村民立規:亂扔病死豬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