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清出土百余件商周時期文物 距今已有3000多年
www.fjnet.cn?2013-07-17 10:06? ?來源:福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墓主有等級之 記者16日下午來到東橋鎮,這處墓葬群靠近正在施工的京臺高速工地,面積約有500平方米。探方內分布著10座古墓,每座古墓長約2米,寬約1米。每座古墓中都有陪葬品,但數量不同,有的墓出土了1件,有的出土了20件,可見墓主的身份有地位等級之分。出土的陪葬品中有石器和陶器,以陶器為主,大多是新石器時期典型器物,有石錛(音同“奔”)、石鉞(音同“越”)、陶罐、陶壺等,初步可以判定是商周時期的器物。 這些文物大多存在破損的情況,唯有一件在地表上撿到的穿孔石質文物——石鉞比較完整。石鉞長30多厘米,肩寬約10厘米,整體上窄下寬,底部有弧形的刃;石孔居于石鉞中上部,很規整;整體都經過拋光,表面摸起來十分平滑。據考古工作人員介紹,石鉞前身是作為生產工具的石斧,后來演變為武器,最后成為權力和威嚴象征的禮器,一般是部落領袖才擁有的器物。 文物已全部出土裝箱 據了解,這處墓葬群是考古隊員在配合京臺高速公路建設時發現的,今年5月正式進入探方發掘。目前文物已經全部出土并已裝箱,將于今日運離墓葬群,一部分運往福州,一部分留在閩清縣博物館。 (福州晚報記者 桂丹 通訊員 邱祥偉 文/攝)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7-15]河南南陽省級保護文物被強拆 9間清代建筑成廢墟
- [ 07-13]雷人博物館追蹤:衡水報告太簡單 省文物局將實地調查
- [ 07-08]動亂中的埃及文物:保護資金短缺 法律監管不力
- [ 07-05]福州市將實施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
- [ 07-04]洛陽市文物局澄清:"疑似李煜墓"乃工作人員失誤所致
- [ 07-02]"漳州老屋英文石碑"引熱議 原系美飛行員殉難碑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