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志愿者柯文灃將廚余垃圾轉化有機肥用于養花種菜
www.fjnet.cn?2013-05-29 10:32?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廚余漚肥對接綠色種植 廚余垃圾“瘦身”嘗試中的磕磕絆絆,并未動搖柯文灃的環保信念。如何降低廚余垃圾分解發酵的成本,增加可操作性,成為他孜孜以求的探索。 今年初,在福州市文明辦舉行的志愿者交流論壇上,老柯從臺灣主婦聯盟一位成員的講座中獲知更為簡易、經濟的廚余發酵漚肥法。一回到家中,他就著手操作起來。兩周后,紅茶色的酵素開始滲出,廚余分解效果顯現。一個月下來,老柯三代同堂五口之家產生的菜葉根莖、過期米面、果皮豆渣等廚余垃圾基本未出家門。除了收集起來的液態酵素,這些廢棄物都變成棕褐色的有機肥,只需普通水桶的2/3即可容身。 柯文灃告訴記者,這種漚肥法所用的基礎材料很簡單:一套發酵桶、一些粗紅糖。日常生活產生的茶葉渣,自制豆漿后的豆渣,過期或喝剩的牛奶、酸奶,也是分解其他廚余時很好的發酵、除臭劑。 接下來需要考慮的是,怎樣激發市民的參與熱情?經過一番醞釀,老柯決定將廚余有機處理與家庭綠色生態種植對接,并為這個計劃起名“一米陽光 綠色家庭”。 他解釋說,每家每戶的陽臺、露臺、飄窗臺,只要陽光能照射到的地方,哪怕小到一平方米,都可以模仿傳統農業漚肥方法,將廚余轉化的有機肥用于養花種菜,減少垃圾和化學肥料使用,踐行生態循環的理念。 在柯文灃家的陽臺上,記者看到,一字排開的大小花盆里,玻璃菜、香菜、薄荷的嫩苗長到手指般大小,西紅柿苗和茄子苗則有半米多高。兩株草莓開著不起眼的花,已經開始結果,5歲的外孫女每天從幼兒園回來,都忘不了盯著草莓,看紅透了沒有。 這些果蔬苗的土壤看上去很松軟。半個多月前,老柯將這些種植盆里的底肥和表土都用上了自制的廚余漚肥。他說,選擇果蔬進行綠色種植示范,主要是易于觀察種植效果,也契合當前餐桌食品安全的關注點。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4-27]新羅團區委組織團員青年參與環保志愿服務小記
- [ 03-13]龍巖龍津河整治呼喚更多青年環保志愿者加入
- [ 03-12]龍巖龍津河將有潔膚"美容師" 環保志愿者隊成立
- [ 09-16]百人自組"環保志愿者隊" 霞浦海灘清理海漂垃圾
- [ 07-22]省環保志愿者協會晉級"綠色中國年度人物"候選名單
- [ 12-06]福建11所高校的環保志愿者:為哥本哈根減斤碳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