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荊溪千年古樟故事多 需要6人方可以合抱住
www.fjnet.cn?2013-04-10 10:37? ?來源:福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 福州新聞網訊 在閩侯荊溪鎮關中村的古驛道旁,有一棵飽經風霜的大樟樹。當地的老人說,這株樟樹植于北宋年間,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了關中村,一睹這株千年古樟的風采,挖掘這株古樟背后的故事。 在關中村村民林依伯的指引下,記者沿著往昔士子進京趕考的古驛道,見到了道旁的這株大樟樹。大樟樹靜靜佇立在古驛道旁的小山坡上,大樹遮天蔽日,樹干高約40米。遠遠望去,就像樹在山坡上的一把巨傘。樹上不時有幾只鳥兒嬉戲,嘰嘰喳喳“唱”個不停。古樹粗壯得驚人,林依伯說,曾經有村民嘗試過,樹干最粗處需要6個村民手拉手才能合抱。 記者看到,古樟不少地方已經中空。林依伯說,千百年下來,這棵古樟已是關源里(包括關中、仁洲等六個行政村)一帶村民心目中的“風水樹”,村民們都用心守護著這株古樟。 古樟附近還有一座廢棄的廟宇,據說,這座古廟初名“廣施廟”,其廟名大約是取“廣為布施”之意,其中大有盡庇天下寒士的豪情壯志。后來在北宋年間,鄉親們為了紀念在唐代立有軍功卻放棄爵祿到關源里隱居的三位武將,便將三人奉為“龍文王”,迎入廣施廟中祭祀,并在廟旁栽下了一株樟樹。從此,廣施廟就改名為“龍文王廟”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廟里祭祀的三位尊神是關源里人共同的祖先,廟宇一帶就是他們帶著家族從外地遷徙到荊溪的駐扎地,他們帶著族人從這一片小小的區域開始,開荒種植、繁衍生息,最終子孫遍布關源里地區,奠定了關源里六個行政村的基礎,大樟樹正是三人種植的。 不論是哪一種說法,都可以看出大樟樹對關源里人的意義。據林依伯說,在民國時期,關源里一帶因為山高林密成為了土匪的溫床,他們在村里欺男霸女,無惡不作。后來,土匪聽說大樟樹有靈氣,便前來砍樹,想運到省城賣掉。眼見祖樹即將遭劫,村民們終于爆發了,他們聚在一起,手持砍柴刀等農具,同土匪們進行了英勇的斗爭,最終趕跑了土匪,保護了大樟樹。 如今,龍文王廟已移往他處,古樹旁的古驛道也早已荒廢,但村民們依然守護著他們的祖樹和家園。 (福州晚報記者 桂丹 通訊員 林若野 文/攝)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10]多部門介入閩侯"樟樹被盜"事件 調查隊將邀專家上山鑒定
- [ 04-09]千年樟樹王雄傲武夷 見證文廟興衰革命興起
- [ 04-09]閩侯樟樹被盜 事發近一月未立案村民有三大質疑
- [ 04-08]閩侯深山多棵大樟樹遭盜挖 挖機劈山開路為盜移
- [ 03-23]別了,南街香樟
- [ 03-20]盜挖6株香樟樹 福清南山村四村民被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