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清陶瓷:傳統產業的現代追求
www.fjnet.cn?2013-04-07 08:18? 段金柱 林蔚 陳秀宜?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福建日報4月7日報道(記者 段金柱 林蔚 陳秀宜) “中國馳名商標”實現零的突破;規模以上企業陸續投用進口自動噴墨機;新上生產線不準燒煤,必須使用天然氣……新春之際,行走“東南新瓷都”閩清縣,記者不時聽聞振奮人心的消息。 2012年,閩清縣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18.9億元,其中陶瓷產業63億元,占據半壁江山,再加上帶動的包裝、物流、運輸等產業,陶瓷產業可謂名副其實的“第一產業”。而一系列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綠色發展之舉,必將為這個山區小縣的“大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閩清是我國重要的陶瓷生產基地,建筑陶瓷年產量4.2億平方米,約占全國總產量的1/20,電瓷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1/6。不過,相較于佛山等陶瓷重鎮,閩清陶瓷長期以來“小而散”,在中低檔徘徊。 在全國陶瓷總產量漸增,強者更強的格局中,閩清陶瓷何去何從? 當地依靠創新驅動,加速轉型升級,以質帶量,搶占市場制高點。 首先是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實施“瘦身強體”戰略。近年來,按照“淘汰劣質、限制一般、鼓勵優質”的原則,閩清大力推動陶瓷企業整合,上千家“小而散”企業被整合成428家,其中規上企業64家。 “強體”方面,則引導企業,特別是新上項目,轉產仿古磚、拋光磚等高附加值產品。記者在龍頭企業豪業陶瓷公司看到,他們生產的仿古磚琳瑯滿目,既有中式的“秦磚漢瓦”,也有歐式的“英倫風情”。“仿古磚年產量大約900萬平方米,在國內同行業中排前五位。”廠長張正榮介紹說。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4-06]德化陶瓷電子商務:“蜜月期”之后……
- [ 03-28]漳州陶瓷衛浴業出口逆勢增長
- [ 03-18]陶瓷鑒定有儀器就一定科學?專家:僅有輔助作用
- [ 02-03]存了5年的好酒只剩空瓶 業內稱陶瓷瓶更易揮發
- [ 12-30]景瓷名家精品“器約”榕城 9位藝術家的82件作品
- [ 12-24]“兩岸陶瓷藝術家作品精品展”亮相北京臺灣會館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