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鼓樓區:掃地也要市場化
www.fjnet.cn?2013-03-16 08:54?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福建日報3月16日報道(記者 段金柱 通訊員 張勇)
“謝智波是從我們環衛所走出去的全國人大代表,而且還成為大會主席團178名成員之一。這既是他的光榮,也是我們環衛工人的光榮。”15日,談起身邊的“謝代表”,福州鼓樓區華大街道環衛所所長劉衛國一臉自豪。 謝智波是華大環衛所路段班長,他在會上提交的建議,無不與環衛老本行有關。如對影響市容環境的不文明、不衛生行為要“零容忍”,要像抓酒駕一樣整治車窗拋物,可考慮在城市重點路段安裝高清探頭拍攝車窗拋物。 這幾天,環衛所員工一直在關注兩會信息,而謝智波的一言一行更是備受關注。“他的建議非常好,比如車窗拋物,看似小事,但由于是在車流量很大的路面上,我們環衛工去清理時被汽車撞傷的風險很大。如果這個能杜絕掉,既有利于城市美觀,又有利于我們保潔。”環衛工袁冬洋說。 45歲的謝智波來自湖南,1998年到福州當起環衛工,一干就是十幾年。他負責的路段是湖濱路福建會堂段,雖只有800米,但與福建會堂、西湖大酒店直接相連,又緊靠西湖,外賓多,游人多,是福州最重要的“門面路段”之一。 “掃地也得掃出個樣子來!”正是謝智波這份“只要有心,就能做好”的踏實和細心,讓單位放心把“門面路段”交給他。在他的帶動下,這個路段成了福州的“樣板路段”“免檢路段”,他也成為福州市“明星環衛工”,收獲了福州市“城市美容師”、“全國優秀農民工”等榮譽。 去年,鼓樓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在福州率先推行環衛市場化改革。通過公開招投標,陸續引進4家專業保潔公司,由他們承擔全區10個街道(鎮)的環衛工作。除了作業模式從“一把掃把”改為“人機協作”,降低勞動強度之外,機制更順更活:過去的條塊分割歸于“大一統”,一條街道,無論是路面,還是綠化帶、隔離欄桿,以及墻壁上的“牛皮癬”,都由保潔公司負責。 “老環衛”王衛平干了十幾年環衛工作,負責溫泉公園周邊的大街小巷,他現在保潔的內容包括清掃路面、查看綠化帶有無垃圾、清洗隔離欄桿、清除牛皮癬等。“這和以前大不一樣,以前就是清掃路面,最多拆洗一下果皮箱,其他都不管。”因為過去,環境衛生管理條塊分割:主次干道由環衛部門管,綠化帶則由園林部門管,隔離欄桿由交警管,牛皮癬則由城管部門管。 一年的實踐,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去年福州迎接‘全國文明城市’復檢,鼓樓區的道路保潔質量經受住考驗。今年春節,市民燃放煙花爆竹留下的垃圾,我們用一個小時就清理掉了,往年需3個小時。除了燃放量減少之外,也與我們環衛工人快速反應、保潔有力有關。”鼓樓區市容局副局長、環衛處主任肖建星說。 鼓樓區去年環衛經費增加近2000萬元,用于增添設備、提高工人勞動保障,普通環衛工人月收入由1500元左右提高到2000元左右。不少優秀的環衛工人被公司聘為班組長、片區負責人,從“打工”的變成“管工”的 ,收入也翻了一番。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15]漳浦縣古雷鎮岱仔村:漁民上岸開商鋪
- [ 03-15]福清市陽下街道溪頭村:寧靜村莊美如畫
- [ 03-15]永安市洪田鎮洪田村:林改帶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