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區環衛市場化改革:"市場之手",把地掃得更干凈
www.fjnet.cn?2013-03-11 10:16? 段金柱?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西岸話廊 尋找多贏的鑰匙 龍友情 通過市場之手,在原由政府承擔的公共服務——城市保潔中引入市場化機構,實行市場化操作,由此帶來的結果是,福州的市容市貌更加整潔了,地掃得更加干凈了,這是福州市鼓樓區探索公共服務市場化的成功案例。 公共服務市場化,是指在公共服務中引入市場機制,用市場機制來改革政府的公共服務,以降低公共服務成本,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其目的是在政府部門不放棄公共政策制定責任的前提下,通過引進市場機制,挖掘社會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 我們可以發現,公共服務市場化至少包括三個主體的參與,政府部門、參與完成服務的企業和具體從事服務的人員。對政府主管部門而言,市場化的目的是借此提高公共服務供給的質量和水平,而對于參與公共服務的企業和具體從事服務的人員來說,市場化應該保證他們擁有合理的利潤空間和薪資水平。 應該看到,公共服務市場化并不天然會帶來服務質量的提升,甚至有可能出現下降的局面。例如,由市場提供的中小學校早點、午餐盒飯出現衛生問題,引發學生集體中毒,這樣的報道時常見諸報端。 筆者以為,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要想走得更遠,最關鍵的一點是要調動相關參與主體的積極性,明晰相關參與主體的職責,找到實現多贏的那把鑰匙。 以福州市鼓樓區環衛市場化改革為例,其之所以能夠推行得比較順暢,首先是擴大了試點范圍,從而使得環衛服務具備了某種規模效應,為企業的參與創造了條件。其次是在市場化改革的同時,公共財政對環衛事業的投入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但投入的方向主要轉向添置設備、提高環衛工人待遇等方面,從而為改革的順利推進鋪平了道路。然而即便如此,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參與進來的幾家保潔公司仍沒有實現盈利,僅停留在“打響品牌”階段,這樣狀況如若長期得不到扭轉,其參與動力必然削弱,甚至可能把運營成本轉嫁到一線環衛工人身上,對整個改革形成傷害。 公共服務市場化不僅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自身管理現代化的客觀要求。各國的實踐表明,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對于實現“小政府、大社會”的目標和服務型政府的職能轉變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這一領域的改革,就不可能真正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變,也無法適應和滿足公眾對高質量的公共服務的新期待。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09]環衛工賓館討水喝引沖突 大堂經理稱需請示老總
- [ 03-08]環衛工媽媽路燈下輔導孩子 感動無數網友(圖)
- [ 03-08]龍巖市總工會開展活動 為環衛女工送溫暖
- [ 03-08]環衛工媽媽路燈下輔導孩子:堅信孩子一定有出息
- [ 03-07]酒店為門前路段環衛工提供茶飯 稱只因感激
- [ 03-06]兩會人物:登上人代會主席臺的福州環衛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