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廣場英語角組織人年近八旬 堅持寫英文博客
www.fjnet.cn?2013-03-11 08:30? ?來源:福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他堅持寫英文博客,已發表近2000篇;因為英語角,他有了許多老外孫子孫女 福州新聞網訊 周六傍晚的五一廣場,涼風習習。在于山堂毛主席像旁,一位老人正仔細地將寫有“Welcome to English Corner”的橫幅掛在一旁的欄桿上,不遠處,膚色各異的人們正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說著流利的英語,相談甚歡。老人的加入,讓氣氛更加熱烈。這位老人就是深受大家喜愛的Woodrow——林泉,英語角的“總監”。 快樂老人的英語“情緣” “Hello,Im Woodrow, how are you?”見到記者,林依伯熱情地招呼起來,并開始用流利的英語“轟炸”,大方友好的態度讓人不知不覺就親近起來。今年78歲的林泉回憶說,自己當年是一名普通的實驗室工作人員,在寧化的兵工廠工作了20多年,和化學打了一輩子交道。上世紀60年代,林依伯開始自學英語。“那時候除了工作,沒什么娛樂活動,每天下班后就通過收音機聽英文廣播。”為了更好地學習,林依伯還寄信去電臺索要英語教材。“以前讀中學在教會學校,學的都是皮毛,有了書本,學習就更有針對性了。” 此后,工作幾番變動,但老人與英語卻始終攜手。2005年,因兒子在福州安家,原本住在馬尾的林依伯來福州定居。老人說,自己到福州的第一件事就是騎車來五一廣場的英語角。“以前聽很多人說過這個英語角,可惜離家太遠,一直沒法來。”林依伯笑著告訴記者,自己當時激動地騎著車子在廣場反復轉了好幾圈,都沒找到,原來那天并不是英語角的活動時間。從那以后,每逢周一和周四,林依伯都積極參加英語角活動。近8年過去了,英語角早已融入老人的生活。 英語讓他廣結賓朋 如今,林依伯儼然成了大家心目中英語角的“總監”。老人說,原來英語角的時間只有周一和周四,“后來考慮到很多學生只有周末有空,我就增加了周六一天,讓大家有更多的時間交流”。 老人的親切幽默也讓他身邊圍繞著眾多“粉絲”和朋友,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芬蘭、塔吉克斯坦、多哥的外籍教師和留學生,都與他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老人說,這都是英語的“魔力”。 2002年,林依伯去天津看女兒,在回家的火車上遇到了一對美國情侶。“我們的座位剛好在一起,很自然地就用英語聊了起來。”林依伯說,當時大家聊得很開心,沒想到,回美國后,女孩將自己遇到一位口語流利的中國老人的經歷寫成文章并投稿至《紐約時報》。如今,女孩寄來的那份已泛黃的《紐約時報》成了老人最美好的回憶。 老人家的大門也向英語角的朋友敞開。老人笑說,有時候年輕人遇到生活、工作或感情的問題,也都喜歡找老人傾訴。“他們都喊我‘grandpa’,有這么多老外孫子孫女,真的很開心。” 除了英語角,網絡也成了林依伯學習英語的好幫手。寫英語博客、日志,QQ上與熱愛英語的伙伴互動,都讓老人的英語水平更上一層樓。至今,老人已堅持寫了近2000篇英語博客。 暮色漸濃,英語角暢談的人們漸漸散去,老人收起橫幅,滿足地與朋友們互道再見。“學習英語讓我找到并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我還會繼續努力。”老人滿懷信心地說。 (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 實習生 郭晨慧)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09]五一廣場景觀改造封閉至月底 重新開放暫定4月1日
- [ 12-30]一組老照片牽出福州五一廣場的前世今生(組圖)
- [ 12-27]2013年1月1日上午8時 五一廣場將舉行升國旗儀式
- [ 07-03]五一廣場:戚繼光此地點兵 見證辛亥、五四風云
- [ 02-13]五一廣場健身器材老化嚴重 愛心人士捐贈后補齊
- [ 02-01]五一廣場燈會明晚亮燈 倉山、馬尾元宵燈會明亮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