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約六成本地年輕人不會主動想起拗九節
www.fjnet.cn?2013-03-10 09:24? ?來源:福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六成外地人 也過拗九節 記者采訪了50名居住在福州的外地人,他們當中有32人知道拗九節,并開始學著過拗九節。 在福州定居8年的張先生說:“剛來福州時,看到鄰居過節只知道這是個喝粥的節日,知道是關于孝順的節日后,就跟著一起過了,也可以趁機給孩子上堂教育課。”吳小姐表示,她嫁到福州后,家里的老人教了,現在每年都會過。雷先生說,自己在福州打拼十幾年,還把父母接來了,現在除了給父母喝拗九粥還會送上禮物。 剩下四成沒過拗九節的外地人來榕時間一般是一年至三年,但大部分人表示吃過社區或鄰里送的拗九粥。 七成父母 支持孩子工作為先 陳依伯的孩子在外地當兵,他說:“有國才有家,我支持他,能為國家做貢獻就是孝敬我。但還是希望小孩能?;貋砜纯础!比f先生QQ、微信和微博樣樣玩得轉,雖然孩子在深圳工作不能回家過節,但通過網絡,萬先生收到一張電子賀卡,還有孩子發來的語音祝福,萬先生說:“心意到了就好,孩子在外也辛苦。” 與陳依伯和萬先生一樣,七成市民對孩子不能在家過拗九節表示理解。 記者整理了一下調查數據,發現子女盡孝各有難處。 調查顯示,20%的人年齡在18歲以下,由于沒有經濟來源,他們孝順父母的方式是給父母過生日,買束花;30%的人年齡在18歲~35歲之間,他們多處在創業期,攢錢買房買車的壓力,使他們很少有時間陪在父母身邊;40%的人為35歲~55歲之間的中年人,工作的壓力和兒女的問題使得他們孝順父母較難;10%的人是55歲以上的老年人,他們大部分認為兒女很孝順,能理解兒女由于忙帶來的種種難處。 對此,福州大學社會學系主任甘滿堂表示,經濟上贍養、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是子女行孝的基本方面,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子女盡孝受到客觀限制。他認為,為人子女者應重在孝心,把盡孝作為一種充滿愛心的行為,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可能滿足父母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應經常看望父母,多與父母交流談心。 (福州晚報記者 林紅 實習生 陳俊錦)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10]福州拗九節:以濃濃粥香承傳孝義
- [ 03-10]“拗九粥香敬老情濃” 福州開展拗九節系列活動
- [ 03-09]拗九節在子女陪同下 老人免費乘觀光巴士
- [ 03-08]慶?!叭恕薄稗志拧?三坊七巷門票半價還送粥
- [ 02-23]拗九節:一碗粥的幸福效應
- [ 02-21]拗九節有三寶:喝粥、敬老、壽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