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西村、江墘下危舊房改造試點“模擬征收”模式
www.fjnet.cn?2013-03-04 07:01? ?來源:福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福州新聞網訊 “我是土生土長的浦西村村民,在這里已經生活了66年。我希望浦西村與江墘下能早日完成危舊房改造,把這件惠民利民的實事辦實、好事辦好。”昨日上午,在白馬河整治臺江段舊屋區改造指揮部內,66歲的浦西村村民程書健的話,代表了絕大多數拆遷戶的心聲。 浦西村、江墘下危舊房改造項目位于白馬河西側臺江段沿線,項目范圍內有成片的木結構老房子,布局混亂、年久失修、環境臟亂,嚴重影響了白馬河兩岸景觀,改造勢在必行。2011年,該地塊列入市級房屋改造項目,并在全市首次實行“模擬征收”試點。 所謂“模擬征收”,是指政府尚未正式發布房屋征收決定前,征收人與被征收人協商并簽訂附有特定生效條件的征收補償安置協議。為確保就地安置房順利動工,使選擇就地安置的群眾如期回遷,去年4月,臺江區政府赴四川成都學習“模擬征收”的成功經驗,結合本地實際,經市政府批準,在浦西村和江墘下危舊房改造地塊試行“模擬征收”。在模擬簽約期限內(2012年11月28日至2013年3月8日),就地安置房建筑用地規劃紅線范圍內的住戶簽約率達到100%的,臺江區政府下達征收決定后,征收補償協議正式生效,方可進入搬遷期。若紅線范圍內有業主不愿意簽約改造的,將尊重民意,暫緩對該地塊的改造工作,待條件成熟后,再予實施。 家住江墘下弄29號的劉桂英是本次舊屋區改造的業主之一。她的家是全木結構的2層老房,一樓共有3個房間,由于空間有限,不少生活用品被隨意堆放在屋內的各個角落,顯得雜亂無章。一樓走廊內,搭著幾塊用于行走的木板。行走其上,能明顯感覺到木板晃動,通向二樓的樓梯也破損嚴重。 居民鄭金水住在劉桂英家隔壁,雖然居住面積有180平方米,但由于年久失修,老宅已明顯傾斜,成為名副其實的危房。此外,由于這里的很多房屋是木結構,存在嚴重的火災安全隱患。 居民之所以迫切希望進行舊屋區改造,除了想改善生活環境外,還得益于模擬征收補償彰顯的公平公正公開及優惠的拆遷補償待遇。臺江區城建拆遷工程處主任劉用萍介紹,該地塊的拆遷安置補償采取以就地安置、貨幣補償安置為主,異地現房安置為輔的政策。其中,就地安置的安置兌換比例為1:1.1,桂園怡景房源的安置比例為1:1.27,貨幣補償的標準磚混結構為12500元/平方米左右。“部分居民原有房屋使用面積小,就地安置后能分到的房屋面積有限,我們會建議他們選擇異地安置。倉山區臺山小區的安置比例高達1:2.5,這意味著,用40平方米的拆遷房屋就可免費在臺山小區換購一套面積100平米的商品房。除臺山小區外,福灣新城的安置比例也達1:2。除了上海新苑為準現房外,其余的異地安置房均為現房,一旦正式搬遷,征遷居民就可拎包入住。” 臺江區建設投資管理中心主任黃建康說:“這次舊屋區改造我們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切實做到征收實施細則等相關政策公開、原房屋產權面積公開、實際丈量面積公開、補償安置情況公開、簽約順序號公開、回遷安置選房順序公開,有效避免了‘晚簽約多得利’的情況。”另外,因模擬簽約期限即將結束,已簽約的群眾改造意愿強烈,積極主動參與到對未簽約戶的思想宣傳動員工作中去。 記者了解到,浦西村、江墘下危舊房改造項目房屋征收土地面積61.6畝,拆除舊房面積約8萬平方米,涉及432戶。截至目前,浦西村地塊已有230戶簽訂了模擬征收補償協議,完成工作總量的88%,尚余35戶未簽約。江墘下地塊已有134戶簽訂模擬征收補償協議,完成工作總量的81%,尚余33戶未簽約。 (福州日報記者 王元鍇/文 鄭帥/攝)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03]臺江十地塊舊屋改造 元旦后九大項目封頂或竣工
- [ 12-19]福州洪山園周邊舊屋改造啟動 總面積約14萬平方米
- [ 01-12]湖頭街等舊屋區將改造 江濱西大門建高層寫字樓
- [ 01-11]鼓樓今年將啟動一批舊屋區改造 加快安置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