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打造文化產業(yè)集中區(qū)
www.fjnet.cn?2013-02-21 16:47? 梅永存 涂洪長?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新華網福州2月21日電(記者梅永存 涂洪長)福州三坊七巷是著名歷史文化街區(qū),春節(jié)以來,這里舉辦了包括書畫展、民俗展在內的10多場文化活動,市民在游覽文物古建的同時,還可以大飽文化“眼福”,承載千年歷史文明的三坊七巷正逐漸成為福建省內文化產業(yè)最為集中的地區(qū)之一。 據福州三坊七巷管委會介紹,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和“福建文化產業(yè)基地”,三坊七巷現在是閩臺(福州)文化產業(yè)園核心區(qū)的重要組團之一,重點發(fā)展文化旅游、文化博覽、文化休閑、創(chuàng)意設計、工藝美術等產業(yè),已成為帶動福州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一極。 2011年8月,三坊七巷社區(qū)博物館正式揭牌,成為國內首座社區(qū)博物館,將傳統博物館的遺產保護、傳承、展示和宣傳等功能與歷史文化街區(qū)的保護、現代社區(qū)的生活和旅游休閑發(fā)展相結合。目前開放的展館有福建民俗博物館、福州漆藝博物館、閩都民俗文化大觀園等18家。 在三坊七巷之一的黃巷“閩岳書院”內,一場精美絕倫的木雕藝術展吸引了大批參觀者,展會既有花鳥蟲魚、人物走獸、山舍村居、小橋流水等展現“刀尖藝術”的寫實作品,也有師法自然、充滿詩意的抽象之作。展品作者福建工藝美術大師鄭春輝說,在三坊七巷內辦展覽,藝術作品能和這里的歷史韻味交相輝映,同時可以讓更多的尋常百姓獲得高端藝術享受。 福建閩江學院副院長趙麟斌說,近年來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保護、維修三坊七巷,歷史古建對外開放的范圍不斷擴大,讓老百姓多了不少好去處,但因歷史變遷,許多文物建筑只有空殼卻缺乏“看點”成為一大遺憾,三坊七巷要打造文化產業(yè)基地,應該吸引更多藝術家和文化名流來這里開工作室、辦藝術展,實現文物保護與開發(fā)利用“雙贏”。 福州三坊七巷起于晉,成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里坊制度活化石”。坊巷內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有著“明清建筑博物館”的美譽。此外,自晚清至民國初年,從這里走出了林則徐、沈葆楨、嚴復、陳寶琛、林覺民等一大批知名歷史人物,被譽為“近代名人聚居地”。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2-19]福州三坊七巷多處石板路塌陷 疑工程車碾壓所致
- [ 02-15]央視兩次聚焦三坊七巷 向華人展現福州民俗風情
- [ 02-15]"破五"撞上西方情人節(jié) 唐風漢韻版"非誠勿擾"昨上演
- [ 02-14]福州三坊七巷舉行民俗文化活動展演歡度新春佳節(jié)
- [ 02-13]榕正月初三17萬人涌入三坊七巷 更多選擇周邊游
- [ 02-11]大年初一福州三坊七巷民俗鬧新年 引游客超10萬人
- [ 02-05]春節(jié)期間到三坊七巷看壽山石雕展
- [ 02-05]三坊七巷春節(jié)活動好看好玩 民俗踩街點綴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