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老人20年剪紙不了情 收集2000余幅羅源佳作
www.fjnet.cn?2013-02-12 07:32? ?來源:福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 近日,羅源鳳山鎮88歲的剪紙老藝人鄭秀莊收到了剪紙藝人朱學舜、陳乘梅送來的特殊春節禮物——一套兩冊裝幀精美的《畬山剪紙》叢書。 這套叢書的出版,匯集了朱學舜、陳乘梅和彭榮山(已逝世)3位老人20年的心血。從1992年開始,3位老人開始尋訪羅源民間剪紙藝人,收集他們的作品。20年來,他們走訪了羅源11個鄉鎮40多個村莊百余次,尋訪了60多個民間剪紙老藝人,共搜集2000余幅作品。其中1212幅作品經整理、分類后編成這套《畬山剪紙》叢書。 收集搶救民間剪紙的20年 陳乘梅說,羅源民間剪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經過一代又一代剪紙藝人的不斷積累和傳承,形成生產生活都離不開剪紙的習俗。但最近幾十年來,為了尋求方便,人們更愿意到街上買一些印刷的剪紙,民間手工剪紙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少。隨著一些老剪紙藝人的逝世,新人又不愿意學,很多村莊都出現后繼無人的現象。對這種現象,長期癡迷于羅源民間剪紙文化的朱學舜、陳乘梅和彭榮山3位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1992年,羅源縣老年大學成立并開設了剪紙班,作為剪紙老師的朱學舜和剛退休的陳乘梅、彭榮山一拍即合,三人決定走訪羅源民間剪紙藝人,收集搶救失散民間的剪紙。20年來,只要聽說哪里有剪紙藝人,老人們就會帶著干糧,收拾行裝上路。為了能搜集到更有代表性的好作品,即便是同一個村,他們也會不厭其煩跑上多次。 翻山越嶺的尋訪路 搜集民間剪紙,3位老人樂在其中,但也吃了不少苦。羅源不少村莊特別是畬族人家的居住地較分散,且多在偏遠山區,早年由于公共汽車只能到鎮里,到村里沒有其他交通工具,他們少不了要靠雙腿翻山越嶺數個小時,這對上年紀的老人來說確實不易。有幾次干糧帶得不夠,他們讓村民煮面給他們吃,吃完后把面錢偷偷地壓在碗下,因為熱情好客的村民怎么也不愿意收下錢。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2-09]三老人搜集2000余幅剪紙作品 出版《畬山剪紙》
- [ 02-08]57歲剪紙老人創作《水滸108將》 長11米耗時兩年
- [ 02-04]漳浦剪紙藝人紛紛巧手運剪 創作蛇題材剪紙作品
- [ 01-21]"剪紙哥"非誠勿擾求婚遭滅燈 作品最高值50萬元
- [ 01-09]浦城利用剪紙宣傳生育文化
- [ 01-09]我的剪紙生涯
- [ 01-08]秀剪紙、添綠色、展民族風情:高校寢室“家”味濃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