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一座新農村建設試驗區紀念館落戶長樂營前
www.fjnet.cn?2013-02-04 09:16? 劉琳 楊勇?來源:福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3日上午,長樂市再次成為全國第一:85年前創設了中國第一個政府主導的新農村建設試驗區——營前模范村,85年后在熱心弘揚閩都文化的長樂市民與企業的慷慨相助下,由長樂市誠信促進會等主持,在當年模范村村部建起了中國第一座新農村建設試驗區紀念館,免費供公眾參觀。 晚報長期關注營前模范村 1928年2月5日至1933年,辛亥革命先驅、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時任福建省農工廳廳長的黃展云,選址當時隸屬于閩侯的營前分縣,即包括光俗、江左、高洋、至德、欽仁、紹惠等六里共77個自然村,創辦了“營前模范村”,進行為期5年的“模范村”試驗,比如革除差役整頓警政、清理丁糧改革賦稅、破除迷信倡導文明、創辦學校實行義務教育等,這是全國首個由地方政府直接領導的、極具特色和成效的鄉村建設運動,是比梁漱溟在山東鄒平、晏陽初在河北正定縣進行的“鄉村建設”內容更為廣泛、意義更加重大的農村社會改革嘗試,也是當時中國民主主義革命者為實踐孫中山先生新三民主義綱領、探索農村現代化道路而進行的改革實踐。黃朝云、黃良標、黃朝平、嚴以禮以及中共早期優秀共產黨人郭壽生、王介山等人,以自己的救國熱忱、革命理想和實踐精神,在中國近代農村建設史上寫下了重要篇章。 本報長期以來一直關注“營前模范村”文化挖掘與相關文物古跡的保護。早在1992年,本報就與市政協等單位合作,舉辦了首屆學術研討會,之后刊登了大量介紹“營前模范村”及“營前模范村”創辦人、領導人的史實,并參與呼吁保護、開發、利用“營前模范村”歷史文化遺產,跟蹤報道紀念館建設進程。 紀念館展出大量珍貴史料 “營前模范村”紀念館,設在當年的村部。這里原是瀛州寺,模范村剛成立時村部設于此,后來模范村又在此寺辦起營前模范村第一所小學。解放后,這里長期是營前鎮糧站。后來,長樂市委、市政府將糧站搬遷,騰出此地建設紀念館。向來熱心公益的長樂市民慷慨捐款,生長于營前的著名企業家鄒長泉第一個報名捐款36萬元,之后數十位市民和一批企業捐出1000元至36萬元不等的建館款,使紀念館于2011年10月如期開工。 紀念館面積近千平方米,共兩進,以實物、照片、史料等,展示當年“營前模范村”的試驗進程及改革開放后保護“營前模范村”歷史文化遺產的進程。 一進展館,即為按1∶1比例所樹立的黃展云銅像,銅像上的黃展云目光堅定,展示了85年前閩都先賢銳意探索新農村建設的勇氣與排除萬難的精神。前來參加開館儀式的黃展云后人為之取名“思想者·實踐者”。 紀念館展出大量珍貴文物史料,比如:孫中山給黃展云的信;1924年周恩來、鄧小平留學法國期間與黃朝平在巴黎的合影;黃展云為當時自由戀愛并舉行新式婚禮的村民當主婚人時,所贈送的賀禮——“瓊花并蒂”橫幅;《福建農工廳月刊》;“營前模范村”政府成立時合影的老照片等;“營前模范村”公仆所用的油燈、馬燈、硯臺等。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3]武平南通村:“全國敬老模范村”的歡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