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記者南沙行:預購首日 上千市民爭訂“愛國魚”
www.fjnet.cn?2013-01-23 07:21? 張志宏 馬海濤?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附著在船體上厚厚的寄生物,很影響船速,需要清理 【航海日記】 清理船底 漁民潛水如蛟龍 “京太漁01號”從三亞啟航時,因船底長滿了貝類、海草等寄生物,船速緩慢,平均航速6~7節,相當于時速10~13公里,和騎自行車差不多。在沒有風浪的情況下,從三亞到美濟礁只需3天3夜,扣除在西沙避風的時間,此行卻花費了將近5天的時間。 目前,“京太漁01號”預計1月25日啟程返航。為了保證在1月29日前抵達三亞港,就得清理船底,以減少航行的阻力。 昨日中午,船長找來兩名水性好的海南籍漁民。他們帶上潛水設備,拿著鐵鏟和菜刀,準備潛到船底進行清理。潛水設備比較簡單,就是一臺安裝在小漁船上的小型空壓機和兩條50多米長的塑料管,塑料管一端連接空壓機,一端連接兩位漁民的呼吸管。 很快,兩名漁民就像蛟龍一樣,消失在海面上,隨后一串串的氣泡從海面下冒起來。為拍攝清理船底的畫面,記者馬海濤也穿上潛水設備,打了繩結從船舷爬下,潛入船底。 從水下攝影中看到,船身兩側已密密麻麻地長滿貝類和海藻,有的地方甚至重重疊疊地長了很多貝殼。船長鄧大瑚說,前一次的清理是在兩個月前,因在三亞港拋錨近兩個月,那里的水質比美濟礁差,容易孳生貝類和海草。 海水很清澈,藍藍的、透著亮,能見度非常高。水下,兩名漁民各負責一面船身的清理。他們手上拿著短柄的鐵鏟和菜刀,貼在船底,利用腳蹼劃水控制平衡,推動身體前進。 清理工作從船后的螺旋槳開始,兩名漁民嫻熟地揮動鐵鏟,在船底來回刮動,附在船身上的貝類“嘩嘩”地向下落。有的貝類附著得非常結實,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刮下來。 一個多小時后,船底的寄生物基本清理干凈。記者攜帶的壓縮空氣也差不多用盡了,在大伙幫助下,記者先把潛水設備提上船,然后游到停泊在一旁的“瓊富華01號”的船尾,通過放下水面的軟梯爬上船。 看了記者拍攝的船底清理的視頻和照片后,船長很滿意:“這下船底刮干凈了,速度快了,及時運回‘愛國魚’就有了保障。”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15]海都記者南沙行:今日有望起錨開赴美濟礁
- [ 01-11]海都記者南沙行受困風暴 體驗鄉親守礁多偉大
- [ 01-10]海都記者南沙行:風暴升級 西沙避風有驚無險
- [ 01-09]海都記者28小時長風破浪抵西沙
- [ 01-08]海都“漁家樂”記者南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