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打造閩都文化藍本和精神坐標
www.fjnet.cn?2013-01-15 13:09? ?來源:福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作為文化產業園區,三坊七巷肩負著做大做強文化產業的重要使命。三坊七巷保護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矗說,三坊七巷力圖打造一種讓老百姓能夠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的文化,如今已是“形神兼備”。 目前,三坊七巷薈萃了閩都文化的精髓。脫胎漆器、軟木畫、壽山石刻、油紙傘等具有代表意義的民間藝術業態相繼入駐,“米家船”和“青蓮閣”裱褙店、“聚成堂”書坊、“木金肉丸”、“同利肉燕”等老字號也陸續回歸。在福州人眼中,三坊七巷既是古典街坊文化的大觀園,又是接待賓朋的文化客廳。 據介紹,進駐三坊七巷的商家有159家,其中95%以上從事名小吃、傳統工藝品、傳統藝術品、手工制作、老字號、老招牌名師工作室以及文化經紀人、文化產權交易、文化產品展覽展銷等商業業態。2012年,三坊七巷旅游商業收入預計將超過5000萬元。 三坊七巷的優勢是文化,出路也是文化。近年來,我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文化建設,夯實產業發展的基礎。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三坊七巷保護修復工程共投入資金41.4億元,先后修復并開放了林覺民冰心故居、嚴復故居、二梅書屋、小黃樓、王麒故居、林聰彝故居、水榭戲臺、林則徐紀念館、謝家祠、藍建樞故居、葉氏民居、劉家大院、郭柏蔭故居等。 近年來,我市在努力保護三坊七巷所蘊含的各類民俗活動、民間曲藝、民間工藝、風味飲食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上不遺余力,努力把三坊七巷建成閩都文化的展示中心和交流平臺。結合春節、元宵、端午、中秋等傳統民俗節日時間節點,組織開展元宵燈會、春節廟會、中秋擺塔等文化活動,激發了古老街區的文化活力,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傳承了閩都文化。 現在,三坊七巷正全力以赴建設全國首個社區博物館,包括“一個中心展館、37個專題館、24個展示點”。建成之后,三坊七巷將成為全國博物館最集中的地方,將極大提升三坊七巷在全國的文化知名度,增強發展文化產業的競爭力。 “歷史得到延續才是文化。我們一直努力讓三坊七巷延續真實性和完整性,希望保有活態的文化遺產。”林矗說,三坊七巷是閩都文化的重要載體,對它的保護是對城市文脈的一種延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14]專家出謀劃策盤活三坊七巷 創新溫泉旅游
- [ 01-14]專家為福州出謀劃策:盤活三坊七巷 創新溫泉旅游
- [ 01-14]福州海峽創意周三坊七巷揭幕 助榕臺產業合作
- [ 01-13]300多件創意精品在三坊七巷亮相
- [ 01-13]海峽創意設計周開幕 300多件創意精品亮相三坊七巷
- [ 01-09]三坊七巷幸存多株古樹名木 代表建議重視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