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養殖戶開創竹鼠特色養殖產業 要帶鄉親致富
www.fjnet.cn?2013-01-13 12:01? 李俊?來源:福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在羅源,有一個人沉迷于深山里建鼠房、砍竹子、喂鼠食,天天與竹鼠打交道,并開創竹鼠特色養殖產業。這個人就是當地的“竹鼠大王”黃應慈。12日,記者前往羅源洪洋鄉洋中茶洋村,到黃應慈的竹鼠養殖場一探究竟。 養殖場里,數百個用瓷磚隔開的“營房”分列排開,窸窸窣窣的聲音不絕于耳。記者走近一看,里面住的都是毛絨絨、肥嘟嘟的竹鼠。它們或啃竹子,或后腳站立,憨態可掬。黃應慈抓起一只約2公斤重的竹鼠告訴記者,竹鼠又名竹餾、芒貍、竹貍等,是我國南方省區分布較廣的珍貴野生動物,體長可達45厘米;頭圓眼小,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經過3年多的精心照料,目前養殖場內的竹鼠已有3000多只。 黃應慈告訴記者,竹鼠在許多高檔飯店很受歡迎。現在,竹鼠的市價達120元/公斤,每只的養殖成本只有幾十元。 據黃應慈介紹,2007年初,他在北京出差時,發現當地烤竹鼠受到不少顧客追捧,但集市上賣的都是野生竹鼠,數量少,于是他便有了養竹鼠的念頭。 在正式養殖前,黃應慈在網上找了大量養殖資料,還到江西、湖南等地考察學習技術。黃應慈發現,各地的養殖基地要么規模不成氣候,要么技術不成熟,這讓他確定了養竹鼠會有廣闊的市場。在2008年,黃應慈買來首批300對種鼠養殖。 “第一批引回來,由于還沒有掌握到它們的生活習性,養了兩個月,產了一部分小崽,存活率還不達一成?!秉S應慈并未放棄,而是一邊上網查資料,一邊到福建省農科院去學習,不斷提高飼養技術并改善養殖條件。黃應慈告訴記者,在養殖竹鼠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根據本地情況進行養殖技術更新。中茶洋村竹子多,荒地多,他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利用荒地開發種植巨菌草,喂養竹鼠。如今,黃應慈養殖的幼崽繁育成活率達90%以上,養殖技術已經步入成熟階段。 談到未來,黃應慈表示,今年他將擴大規模,目前他已經著手規劃新建3個廠房,明年養殖規模將達1萬只以上,他還將進行技術創新,希望能帶動鄉親共同致富,形成養殖、銷售、深加工、皮毛開發為一體的產業鏈。 (福州晚報記者 李俊 通訊員 葉宇楠 劉其燚 文/攝)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10]武平民主鄉搭建“致富橋” 一心為農民
- [ 01-07]武夷山:信息化讓農民走上致富路
- [ 12-28]土里生"金" 云霄客寮村淮山產業帶動村民致富
- [ 12-27]儒畬村:鹿角靈芝“開啟”致富之門
- [ 12-21]廣州紀委:查實“房嬸”并無腐敗 屬合法致富
- [ 12-03]南平一老農靠種丹桂致富 習總當年曾親赴看望
- [ 11-27]亨雅竹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帶動農民致富
- [ 11-19]孤兒幼年貧苦獲得幫助 成年致富后修路回報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