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聚焦“海上福州”:將海洋經濟打造成強引擎
www.fjnet.cn?2013-01-06 07:35? ?來源:福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關鍵詞:海洋人才 現狀:目前,我市海洋新興產業人才普遍匱乏,未能形成有效的海洋人才引進、培育機制;海洋新興產業發展規模小、比重少、產業弱,海洋科研與產業未能形成有效合作機制。 建議:“我市財政應專門拿出資金用于涉海產業技改、項目開發以及人才引進等,不斷拓展海洋戰略性產業發展。”政協委員蔡恩典在《加快我市海洋新興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中提出,要加大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和金融支持等扶持海洋經濟發展的力度;增強海洋意識,大力提高社會的海洋觀念;突出重點,努力培植骨干企業和拳頭產品,盡快形成產業和規模,大力培育海洋新興產業,為我市海洋經濟發展不斷注入生機活力;盡快制定培養和引進海洋研究開發和工程技術人才的政策,制定各項促進人才合理流動的政策規定,吸引國內外海洋新興產業發展人才。 關鍵詞——海島經濟 現狀:福州市現有有居民海島16個、無居民海島481個,海島的岸線、港口、生物、漁業、旅游、風力等資源豐富。但是目前我市海島存在經濟發展較為緩慢、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生態環境壓力較大等問題,與周邊陸域地區發展差距日益擴大。 建議:市政協委員鄭新清提出,要堅持保護為主,促進適度開發,大力發展海島港口、旅游、漁業及海洋能源等優勢產業,為福州建設海洋經濟強市提供有效支撐,把海島區域建成經濟發達、社會繁榮、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海上明珠”。“海島可進行‘一島一品’規劃設計,發展旅游業、可再生能源業、郵輪游艇業、現代農業……”鄭新清認為,海島開發重點是加強海島與陸地經濟聯系、產業合作,在海島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的基礎上,依托周邊陸域發展海洋產業。同時還要加強海島科學合理規劃、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促進海島的經濟、社會、生態統籌協調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海洋文化 現狀:福州擁有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蘊,海洋文化一直深深影響著福州的精神氣質和歷史發展。但目前,我市海洋文化內涵挖掘不夠,海洋文化旅游聯動開發格局尚未形成。 建議:政協委員李晉建議,要充分發揮優勢,加快海洋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培育發展海洋經濟新的增長點。要利用福州歷史文化中的海洋成分,緊扣海洋文化和閩都文化主題,通過每年舉辦濱海信仰文化匯覽、民間海洋文化習俗節、福州海洋文化節等,打造具有福州特色、效應長久的海洋文化大型節慶活動,進一步挖掘福州海洋文化的深刻內涵和獨特魅力,形成福州海洋文化具有競爭力的旅游資源和旅游產品。要針對福州海洋文化兼具江河與海洋的特點,分別打造“海神信仰沿海游”“海洋濕地游”“濱海風情游”等模式,將福州的旅游文化資源集中于海洋文化之下,較為集中地介紹福州海洋文化內容,進行共生性開發和宣傳,實現海洋文化旅游帶動江河文化的價值鏈集成模式,實現增值效果。此外,李晉委員還建議我市建設福州海洋文化數字化平臺、福州海洋文化博物館等,不斷拓展福州旅游的發展空間。 (福州日報記者組)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21]福州尋求海洋經濟發展新空間 努力再造一個"海上福州"
- [ 11-14]見證:“海上福州”再起航
- [ 06-07]海上福州耕海牧漁開放發展:構筑特色優勢產業鏈
- [ 04-26]福州市和省海洋與漁業廳開展戰略性合作
- [ 04-18]在更高起點上加快建設 六大舉措打造“海上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