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海峽導報12月5日訊(記者 蔣全德 文/圖)每到周末,是一般人最悠閑的日子,卻是興隆社區居民冉枝瑜最忙的時候———自從一年前建了條收集舊衣捐給弱勢群體的免費愛心熱線后,每到周末會有許多愛心人士“送貨上門”,一年多來,他已回收舊衣20萬件,其中七成新以上的全部捐給了困難群體…… 冉枝瑜今年38歲,出生于重慶一個貧困的小山村,從小吃不飽、穿不暖,“高中還沒畢業,我就出來打工,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從1994年起,經過10年的努力,他成了福州一家集團公司的總裁助理兼銷售總經理,擁有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豐厚的待遇,而且還擁有該公司的股份。 按常理,做到總裁助理了,如果好好工作,冉枝瑜和家人應該可以過上很富足的生活,但他卻忘不了小時候的艱苦生活,想做點什么事情。2005年,一個事件觸動了他,“我妻子原來是做聾啞兒童教師,后來她沒做了,開了一個午托班。但那年的一天,一位她以前的聾啞學生家長找到她,說希望能再教他的孩子,妻子答應了……”自那以后,冉枝瑜了解到殘障兒童的處境,他覺得應該盡力幫助那些無助的殘障兒童家庭,于是2005年8月,冉枝瑜說服家人從公司辭職,在福州梅峰路租了一套單元房,創辦天新公益園,用自己打工的積蓄,做起了公益事業。 在做公益事業中,冉枝瑜發現,一些經濟條件好的愛心人士,可以直接捐款,而一些經濟條件差的人,沒有太多的錢捐,問他能不能捐一些舊的衣服等,“是啊,大量的舊衣服 ‘穿之不靚,賣之無錢,棄之不舍’,我不如把它們收回來,消毒、整理后送給一些有需要的困難群體呢?” 于是,從去年開始,他以天新公益園的名義,開設了一條全國免費服務愛心熱線(4007705779),發起了“舊衣再造、愛心循環”的活動,通過收集舊衣服,再組織人進行分類、整理,挑選七成新的衣服進行清潔、消毒、熨燙及包裝,使其達到或者接近新衣服的標準,然后捐贈給貧困地區、孤兒院或農民工群體,而七成新以下的衣服、床單等則制作成愛心拖把捐給福利機構、殘疾人或低保家庭。 這種獻愛心的方式受到許多居民的歡迎,他們紛紛把舊衣服送到冉枝瑜那里,“去年我在福州,今年我在廈門設立了一個點,一年多下來,已回收舊衣20萬件,許多捐到了青海、甘肅、河南和西藏等地的貧困地區……” 熱線開通后,冉枝瑜成了周末大忙人,“最多的一天接過60多個電話,聲音說到沙啞”。但他累并快樂著,送愛心衣服的人一來,他就樂顛顛地去提或扛愛心物資,“想到能為困難群體做點事,我就很開心,就忘記累了……” |
相關閱讀:
- [ 05-17]福師大學子“回收舊衣” 為西部孩子獻愛心
- [ 12-21]女士試衣忘帶舊衣 口袋里現金被換成假幣
- [ 12-03]今年冬裝價格持續高企 催熱裁縫店舊衣翻新
- [ 07-19]缺少專門舊衣回收 滿櫥舊衣裳何處覓歸宿?
- [ 05-20]閩江學院舉辦舊衣改新裝大賽 融入低碳環保理念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