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引人氣,是開發商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11月9日訊(見習記者 宋寶麟 記者 姚志梅) 近日,榕樓市又見一二手聯動營銷模式。記者在某樓盤現場觀察到,與大多數冷清的營銷中心相比,一二手聯動營銷的確帶來了頗旺的人氣。據記者了解,目前福州已有多家開發商正在與中介洽談,嘗試開展一二手聯動營銷。 有業內人士指出,樓市遭遇深度調控,在“房價未降,政策逼緊”的形勢下,開發商和中介都開始積極尋求解決之道,一二手房聯動再現江湖,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應市之策。 現場直擊 中介“攬客”人氣旺了 11月1日早上10時左右,記者來到位于倉山區烏龍江邊的某樓盤營銷中心探盤,在現場,記者看到了頗旺的人氣。據了解,該樓盤正在嘗試全新的營銷模式——一二手聯動。 記者觀察到,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有不下十組看房客來到該售樓中心仔細參觀,認真了解樓盤信息,“大部分看房客停留的時間都在半個小時以上,走馬觀花的比較少。” 據悉,該樓盤的開發商正在與福州本土的一家品牌中介進行短期合作,聯合銷售該樓盤內的住宅。“中介只負責介紹客戶到售樓中心,其余簽約等過程均由開發商管控。”某知情人士介紹說。 “在周二早上這個時間段,能有如此高的人氣,實屬不易。一業內人士坦承,自從樓市實施嚴厲的調控以來,不管是在一手樓市還是二手房市場,人氣急劇下降,開發商和中介都開始積極尋求解決之道,曾經的一二手房聯動適時而出,不失為一種頗有成效的應市之策。 事實上,目前,福州有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傾向于一二手聯動。“上周就有4家開發商找到我們,商談代理銷售的有關問題,一旦達成共識,就可以開展合作。”朝陽房產市場部高級經理周福良告訴記者。 深度剖析 政策壓力 抱團取暖 曾經在2008年出現的一二手聯動重出江湖,再度引起眾人關注。為何開發商與中介再度聯手? “一二手聯動,不是新鮮事兒,它們的出現與政策環境緊密相連”,周福良稱,當樓市調控進入深水階段,成交量低迷,開發商和中介都開始積極尋求突破之道,二者聯手抱團,化被動為主動。 眾所周知,2011可以稱之為史上最為嚴厲的調控,成交量持續下跌,觀望情緒彌漫。據海都房網統計,樓市已連續兩月成交量不足千套,9月944套、10月972套,簽約量可謂是跌至谷底。然而,調控絲毫沒有放松的跡象。日前,住建部部長姜偉新“限購令實頗為無奈之舉”的言論,剛剛引起市場對樓市政策調整的揣測,但隨后溫家寶在國際會議上強調,對于房地產的調控措施,絕不可能絲毫動搖,讓一切抱有松動幻想的開發商回歸現實。 臨近年終,開發商壓力驟增,如何化被動為主動,積極爭取市場份額,盡快消化庫存,成為當務之急。“營銷亟待突破,常規的手法,并不能帶來更多的人氣”,一業內人士稱,從價格營銷到明星效應,2011年榕開發商嘗試各類型的營銷模式,以帶動更多的人氣,一二手聯動的出現只是一種營銷突破的嘗試。 各取所需 操作性強 然而,此番合作,與2008年又有何不同呢? “與以前相比,現在出現的一二手聯動更為成熟”,業內人士張昭稱,2008年出現的一二手聯動,多半停留在口頭上和形式上,規則及分工均不夠明確,務虛的成分多一點,以至于合作無法深入。而現在的一二手聯動不同,開發商與中介之間的相關規定也較為細致,“分工明確的情況下,責任就落實得比較到位,可操作性也更強,雙方都越來越務實”。 “就當前的市場環境來說,一二手聯動有其現實的合作意義”,張昭稱,雙方各取所需。對于中介來說,有其優勢所在,門店較多、人員眾多、客源渠道亦較廣,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帶來較多的客源;對于開發商而言,提高成交量,首要的一步便是提高人氣,“沒有人氣,成交便無從談起”,但營銷中心卻只能固定設點,遠不如品牌中介“攬客”有方。 從另一方面來說,一二手聯動可以稱得上是“低成本運作”,雖然有事后的“提點分成”,但開發商的前期投入更為精準,回報的可能性也更大,與以往“撒大網撈小魚”的營銷花費相比,一二手聯動無疑更為劃算。 正因此,“各取所需”,再加上明確的分工、合理的“分紅”,讓此番合作更加具備可操作性。 □后市 謹慎對待難成“大氣” 雖然一二手聯動“看起來很美”,但開發商對于二者之間的合作卻大多數持謹慎態度,即使有開展,亦是“猶抱琵琶半遮面”,悄然開展,甚至“不愿意做過多的宣傳”。“雖然這種嘗試,有可能給開發商帶來一時的成交量”,一業內人士稱,但開發商卻有更多的顧慮。 “一直以來,福州中介雖然發展較早,但良莠不齊,雖然有好品牌,但行業的整體形象并不是特別佳”,一開發商坦承,正是出于對地產品牌的維護,與中介的合作則不愿大肆宣揚,并且謹慎地挑選中介,將中介的品牌及誠信度作為首要的考核標準。當然,“市場大環境的背景之下,品牌開發商們亦擔心購房者誤解,認為樓盤不好賣了,才去找中介幫忙,事實上,只是營銷的一種嘗試而已”。據了解,目前市場已有的一二手聯動,時間并不長,少則一月,多則月余。 當然,對于中介而言,同樣亦有顧慮。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一旦開發商的資金鏈很緊張或產品品質有問題,“最后賠了夫人又折兵,對品牌形象亦有影響”。 “最關鍵的原因還在于雙方難以找到“利益平衡點。”一業內人士總結說。 “合作雙方的瞻前顧后,將讓一二手聯動在榕樓市難成大氣候。”一業內人士預測。 事實上,一二手聯動在香港、深圳較為常見,而且屢被高端樓盤采用。為何在福州一二手聯動如此難行? “這與福州樓市的整體環境不無關系”,張昭分析,福州樓市競爭并不夠激烈,總體規模較小,一二手行業成熟度不夠,正因此,一二手聯動難以維系。 當然,“一二手聯動的理念較好,這種模式的嘗試和創新,在接下來市場上或許還會更多”,張昭稱,例如出現新的代理公司,打破營銷中心固定設點的局限性,專門銷售一手樓盤,將多家開發商的資源整合,方便購房者進行選擇。當然,這種模式,對于代理公司的素質,以及開發商的產品要求較高,代理公司要專業,開發商則產品要過硬,不怕比較。 |
相關閱讀:
- [ 11-09]榕樓市“觸冰” 房東降價拋售
- [ 11-07]溫家寶:下調房價是國家堅定政策決不動搖
- [ 11-07]上海樓市負資產問題浮出水面 “房鬧”現象漸多
- [ 11-05]珠海市推出房地產市場雙限令 夯實樓市調控預期
- [ 11-05]樓市陷入低迷 廈門旅游地產“逆市升溫”?
- [ 11-05]許家印:樓市調控對恒大影響不大我們會把足球一直搞下去
- [ 11-04]房地美再度向政府申請救助 美國樓市或再受重創
- [ 11-04]成交量下滑"銀十"平淡落幕 廈門樓市三大趨勢可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