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機動車大橋上跟機動車搶道 冒大危險圖小方便
2011-10-20 08:07?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王秀欽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核心提示:明明橋頭的警示牌上清晰地標注著電動車、自行車等非機動車禁止通行,但是,每天還是有很多非機動車在大橋上闖禁行。非機動車與機動車搶道,危險不言而喻,為什么還有這么多非機動車主冒著生命危險闖禁行?
![]() 金山大橋上橋處,不少非機動車不顧交通協管員阻攔,強行從機動車道上橋 “金山大橋上,每天上下班高峰期,非機動車上機動車道,驚險啊。 ”近日,網友“月隱陽思”在福州日報官方微博上留言,引發眾多網友關注。不少網友反映,“非機動車占用機動車道”的現象很普遍。近日,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大橋上,電動車搶道忙 【現場一】一個沒攔住 后面跟一串 18日下午5:30左右,記者剛來到金山大橋北橋頭,就看見一名騎著電動車的男子快駛到橋頭時,完全無視旁邊滾滾的車流,車頭往西一偏,加大油門往大橋的機動車道沖過去。 站在橋頭的交通協管員,又是吹口哨,又是揮小紅旗,都沒能阻止這輛“馬力十足”的電動車。時值下班高峰期,眼看有人“闖關”成功,跟在后面的七八輛電動車也紛紛加大“油門”,從協管員身邊魚貫而過。 記者注意到,在金山大橋兩側橋頭,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分叉口,分別設有明顯的“非機動車禁行”的標志,但是,眾多的非機動車車主卻無視禁行標志,直接上橋與機動車爭搶車道。 【現場二】“闖關”成功還不忘擺pose 18日下午4:50,過往尤溪洲大橋的車輛開始猛增。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個小伙子騎著“改裝版”的電動車,跟在一輛黑色小車后面。眼見十幾米遠的交通協管員揮起“請往非機動車道走”的紅旗信號,小伙子不僅不及時剎車改道,反而加大“馬力”,直接繞過交通協管員。成功“闖關”后,小伙子還不忘回頭沖協管員擺了個“V”的pose。 此后不到10分鐘,又有10輛非機動車想“搶占”機動車道,其中5輛成功“闖關”。 編號為“241”的交通協管員告訴記者,自從協管員在橋頭站崗后,“闖關”車大大減少,但每天上下班高峰期,仍有不少非機動車走機動車道,攔都攔不住。 自行車在車流中穿行 記者調查:搶道只為圖方便 近日,記者在我市的金山大橋、尤溪洲大橋、三縣洲大橋以及一些市區高架橋上看到,自行車、電動車等非機動車與機動車搶道的現象并不少見。 記者發現,不少非機動車主被協管員攔住勸導時,常辯解說自己為了趕時間。 “你不知道橋上禁止非機動車通行嗎?”18日晚,在金山大橋北橋頭,記者攔住了一名騎著電動自行車想闖禁行的男子問道。“知道是知道,但是那邊的非機動車道上橋口,又窄又陡,而且還是螺旋上升的,人一多只能推著走,實在不方便。”該男子這樣回答。 在非機動車道上橋處,幾名推著車子往橋上走的市民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那些走機動車道的,圖的就是個方便,你看從這上橋,人一多還得排隊呢!” 鏈接:這些血的教訓 2011年10月15日早上6點多,在灣邊大橋閩侯往福州市區方向橋面上,騎著電動車的羅依伯為圖方便闖進機動車道內,被一輛面包車撞飛,致使羅依伯當場死亡。 2011年9月21日6時30分左右,在鰲峰大橋北側下橋處,一名男子騎著電動車與眾多機動車混行,被一輛出租車猛烈撞上,男子倒地死亡。 2011年7月11日晚上10時45分,尤溪洲大橋下,一名30多歲騎電動車的婦女,橫穿非機動車道準備上橋,被一輛來不及剎車的的士當場撞飛,摔成重傷。 采訪手記:遵守交規 尊重生命 這么多血的教訓,一些人還是熟視無睹! 圖方便、搶時間,這樣的借口很可笑。 其實,這是一種愚昧的選擇,在方便與生命安全之間,他們急功近利地選擇了“冒險”。交通事故每天都在發生,而不尊重交通規則的行為,更是增加了事故的“命中率”。 或許,城市的道路規劃設計還不夠合理,或許,道路交通的管理還不夠完善和規范,但在現有的交通條件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遵守交通規則。這是對社會秩序的負責,更是對自己生命的尊重和負責。(記者 林蕾 溫海龍/文 葉義斌/攝) |
相關閱讀:
- [ 10-20]“公交上吃雞爪”遭微博曬圖 別忘保護他人隱私
- [ 10-20]烏龍江新建復線橋11月底全線合龍 年底建成通車
- [ 10-20]一個家族有三人患上白血病 可能是遺傳
- [ 10-20]換座起爭執 乘客拔西瓜刀與乘務員打斗(圖)
- [ 10-20]一套出租房住十幾人 每日夜歸吵聲“折磨”鄰居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