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海峽都市報10月20日報道(記者林思凱 阮韻晨 王浩志) 關注理由:本報近期連續報道了福州溫泉公園冒出高檔會所一事,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同時也引起福州市有關部門高度重視,10月14日《私人會所應遷出溫泉公園》文章見報當天,公園管理處即責令藝博園的“溫泉九號”會所停業,并實行斷水斷電。 昨日,鼓樓區政府正式告知記者,已對“溫泉九號”會所作出處理決定,管理處對藝博園內的會所進行斷水斷電,責成藝博園拆除對外的餐廳設施,并將督促藝博園嚴格按照合同履行合約。公園餐廳被叫停后,連日來,不少市民或致電本報,或在新浪、騰訊微博發評論予以支持。 這幾天,很多市民看到藝博園貼在鐵門上的整改告示后紛紛表示,鼓樓區有關部門針對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及時處置積極應對,值得贊賞。 【動態】鼓樓區責令拆除餐廳設施 面對市民的疑惑,昨日,鼓樓區政府相關負責人告知記者,區政府已正式對“藝博園開設餐飲會所”一事作出處理決定:“一、由溫泉公園管理處對藝博園進行斷水斷電,責成藝博園拆除對外的餐廳設施;二、藝博園應嚴格要求,否則不予供水供電。” 記者了解到,藝博園從本月14日開始已經被停水、停電,餐飲會所也于同期停業。溫泉公園管理處主任林志強告訴記者,當初招商公示提到藝博園劃出一個功能分區作為“藝術家會所”,但對于“藝術家會所”以何種形式存在、如何進行管理,他們并沒有作具體的規定。藝博園內的餐廳設施拆除之后,騰出的空間將如何處置,藝術家會所是否存續,此次鼓樓區作出的處理決定中并沒有說明。 記者前日到藝博園探訪時看到,會所四周的大門緊鎖,門口立有告示牌提示:“因藝博園內部整改,會所暫停對外開放”。而藝博園內木雕展館區域則照常開放,但開放時間放寬為“上午8:30—晚上6:00”。記者此前獲悉,除餐飲會所停業整改外,未來藝博園的開放時間也有可能作出調整,藝博園位于玉泉路邊上的南門也將對公眾開放。 【聲音】周邊居民支持叫停餐飲會所 溫泉公園管理處叫停餐飲會所的決定,得到許多市民的支持,他們對鼓樓區職能部門的迅速行動也紛紛予以肯定。公園周邊居民馬先生說,他很高興見到這樣的收尾,之前藝博園餐飲會所營業時,除了謝絕市民入園參觀,外面的玉泉路還停滿了一排排的車,致使附近居民很不方便。希望有關職能部門今后加強對公園的管理,確保鬧市中這一方綠地不被商家隨意蠶食。 “應該讓老百姓來說話,聽一聽大家的聲音。一些人打著藝術的招牌去行經營餐廳之實,肯定是違背當初擴建公園的本意。”福州市民、民建會員朱詳灼昨日說,當初政府花了那么多的財力、物力去擴建溫泉公園,就是為了給市民營造一個舒適怡人的休閑場所,但個別企業把公園綠地拿來做餐館,還是如此高消費的餐館,反而把市民拒之門外。對于媒體的曝光,朱詳灼特別支持,他說現在上網方便了,就應該鼓勵市民們多多發表自己的意見,讓管理部門把問題重視起來。 市政協委員:改變公園用途,應征求民意 對溫泉公園開設餐飲會所一事,福州市政協委員張少斌認為,溫泉公園是一個公共的場所,把私人會所開進公園就改變了公園的性質,也違背了政府擴建公園的初衷。 張少斌說,要開商業性的高檔餐館,就要開到公園外面去。把餐飲會所開到公園外,只要有人消費得起,價格再高也是合情合理的,大家也都不會反對。但在公園里開設餐館,而且這個餐館只有少數人才能消費得起,這就是把普通老百姓拒之門外的行為。溫泉公園這樣的公共場所關系著每個市民的切身利益,改變公園設施的用途,一定要經過政府規劃部門的審批,同時,相關政府職能部門一定要嚴格把關。此外,也應該廣泛地征求群眾意見。 在關注藝博園會所整改的同時,有市民還提出,“藝博園招商公示”里提到的藝術家工作室和木雕制作表演區,已變身為木雕作坊,在公園里作業時產生粉塵、噪音污染,有悖公園屬性。 記者在藝博園招商公示中注意到,藝博園內有兩個功能分區,分別是藝術家工作室和木雕制作表演區。前日,記者在木雕展館一樓看到專門的“木雕技藝表演區”,里面有幾名師傅正在制作各自的木雕。雖然辟出專門的區域,但其中一名師傅告訴記者,藝博園并沒有安排特別技藝表演,木雕技藝表演其實就是看他們做工。 市民游先生說,他每次從制作區附近經過時,空氣中總是彌漫著一股木屑和油漆的味道,有時周圍還會揚起陣陣粉塵。這不是變相把木雕作坊開到公園里來嗎?而且木雕制作和公園靜謐的環境格格不入。 《福州市城市園林綠化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福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園林綠地和現有的園林綠地,未經法定程序審批,不得改作他用。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擅自改變公園內建筑物的規劃用途,不得擅自新建、改建、擴建商業和服務設施。 |
相關閱讀:
- [ 10-14]“溫泉公園冒出高檔會所”續:部門回應稱不插手
- [ 10-13]福州溫泉公園冒出高檔會所 會員費5萬元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