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部門介入排查“元兇” 10月12日,本報針對一些金山片區居民所反映的金山橫江渡河成“墨水河”一事進行了采訪,記者通過實地調查走訪,發現沿線風光秀美,唯這橫江渡河蚊蟲滋生、惡臭難忍,臨河居民整天閉窗避臭,周邊居民苦不堪言,逼得有的住戶都想逃離住家了。 《金山橫江渡成“墨水河”》一文經報道后,引起了許多市民的強烈反響,他們紛紛向本報熱線反映,希望有關部門盡快整治“墨水河”。同時,本報的報道也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倉山區有關部門召開會議,要求環保部門一周之內摸清情況,揪出污染源。 福州市城建委和倉山區內河整治指揮部的相關人士均表示,經現場實地調查,一方面將加強治理,緩解黑臭,另一方面將排查“元兇”,爭取剜除毒瘤。倉山區環保部門工作人員也表示,污染源在哪,現仍無法確定,但調查正在進行,一定揪出“元兇”。 10月15日,有關部門前往現場拆圍堰、引水沖污,當日就有不少市民向本報反映,經報道后,橫江渡河水質有所改觀,黑臭的問題暫時緩解了,但他們仍然擔心,直排入河的污染源不除,“墨水河”的狀況仍是治標不治本。隨后本報開通968111舉報熱線和海都網官方微博,開展“墨水河”污染源線索有獎征集活動。 10月17日,倉山區環保局公布了調查情況,聲稱是因為豬糞沉積和生活污水導致河水如墨,他們也將情況向區政府有關部門進行反饋,并要求水環境部門進行截污處理。 在整整一周的跟蹤報道后,昨日,污水管網建設的施工設備和人員出現在了橫江渡河畔,著手鋪設管網截污,被黑臭困擾幾年之久的橫江渡河終于盼來了“清白”的未來。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