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兩年,福州市全力以赴,在中心城區道路沿線、景觀節點等頻頻實施綠化、花化、彩化改造,榕城越來越美了(本報記者航拍于左海)
![]() ? 安泰河改造后,再現“清流穿城過,碧波蕩榕城”的畫卷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10月8日訊(記者 練仁福 闕文龍/文 林丹 王浩志/圖) 開欄語: 喜迎九次黨代會熱評十大新跨越 福建這幾年發展之快,令世人刮目。 省第八次黨代會以來,省委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力推進福建發展和海西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成為福建發展史上綜合實力提升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受益最多的時期。 2009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復《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這一年,金融危機肆虐,我省GDP仍達12%,遠遠高于全國8.7%的平均水平。 2010年,我省工業增加值創“九五”以來最好水平,GDP增長13.8%,為10年最快。 2010年以來,新平潭屢創奇跡,再過20年或更長一點,福建將實現“南有廈門、北有平潭”。 今年3月,國務院批復實施《海峽兩岸經濟區發展規劃》。今年前8月,我省GDP增長13.1%;中科院8月初首次發布《中國科學發展報告2011》,報告顯示,福建GDP質量,全國第七。 ...... 省委書記孫春蘭說,當前,福建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發展正處在動能加速釋放、經濟總量蓄勢突破的關鍵時刻,也處于經濟結構加快調整、發展質量全面提升的重要關口,實現“更高起點”發展的思想基礎、物質基礎已經具備。即將于下月在福州召開的福建省第九次黨代會,就將為“更高起點”上推進福建發展和海西建設作出科學的謀劃。 福建,正迎來全新的大跨越大發展。 為迎接此次會議的召開,海都報、海都網今起聯合推出大型策劃——“喜迎九次黨代會,熱評十大新跨越”。我們將從過去五年福建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中,評選出“十大新跨越”。 核心提示: 福州,八閩首府,有福之州。 省委書記孫春蘭和省長蘇樹林在福州調研時指出,福州在一定意義上代表著福建。能不能加快發展,發展得好不好,從一定意義上反映了福建的速度和水平。在《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中,22處直接提及福州,另有5處直接提及閩江口,足見“海西20城中唯一的省會城市”在海西發展全局中,戰略地位突出,作用重要。 因此,總結福建發展、海西建設的五年成就,省會福州成為最佳觀察點。“省會大手筆”成為“喜迎九次黨代會,熱評十大新跨越”評選活動1號候選。 日前剛剛落幕的福州市第十次黨代會,吹響了實現福州新跨越的號角;“更高起點”的省會榕城,定將在推進福建發展、海西建設新征程中發揮出更令人矚目的龍頭作用。 內河整治 水清河暢景色新 這幾日,福州安泰河畔天天游人如織,國慶首次試運行的“袖珍福船”率先在全市開啟內河文化之旅,給游客帶來全新體驗。 1日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安泰河老佛殿碼頭,河中的“袖珍福船”的船頭船尾各站一名船工,他們身穿黑色衣服,頭戴竹笠,嫻熟地用竹竿撐著,福船慢悠悠地在澳門橋和通湖路之間航行。 李慧是來自杭州的游客,來榕第一天就體驗了一回內河游。“坐在福船中,抬頭仰望安泰河兩岸精致的仿古建筑,低頭可見清澈見底的河水,魚兒在歡快暢游,還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影子,特別唯美。下一次我一定要帶上家人再次體驗福船游。” 內河游也勾起了許多“老福州”兒時的美好回憶。陳可根老人說,榕城自古內河交錯,他從小就在安泰河邊長大,那時水清河暢,內河就是孩子們最大的樂園,可自上世紀80年代起,內河水越來越黑,臭味也越來越重了,“真是想都不敢想,在我76歲的時候竟再次實現了泛舟安泰河”。 安泰河的變化是福州內河綜合整治的一個縮影。今年1月1日,省委常委、時任福州市委書記袁榮祥等領導調研檢查城區內河綜合整治工作時強調,加快推進內河的截污、補水、駁岸綠化等工作,著力將內河打造成為省會中心城市的亮麗風景線。“內河整治攻堅戰”由此拉開序幕:投入70億元確保75條內河在今年底前“去黑除臭”,實現“水清、河暢、路通、景美”,還市民“綠水繞人家”的美景。 顯山露水 推窗可見一片綠 “早晨爬烏山,鍛煉一下身體,呼吸新鮮空氣;晚上吃完飯,和老伴到三坊七巷散散步;雙休日,孫子回來了,帶他們到白馬河公園逛一逛,河邊走一走。”福州市民董依春如此描述他的退休生活,“短短幾年間,福州越來越宜居了!” 老董的感受正是緣于福州這5年來在城市綠化上的努力。2006年以來,福州市新建了動物園、兒童公園、茶亭公園、琴亭湖公園、五鳳公園等城市公園綠地,大力推進“顯山露水”工程,實現“抬頭見藍天,推窗一片綠”。 其間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省、市兩級黨委、政府所在地屏山、烏山均進行改造,建成大片綠地,“還山于民、還綠于民”;同樣,在東街口等繁華地,一片片綠地與高樓大廈交相輝映,讓市中心的“綠肺”為民所用,真正實現“還山于民、還綠于民”。 而在來榕經商的何先生眼中,榕城的綠化最令人感動的還是用心與精致。“你看現在的福州街頭,大花籃、園林小品、綠化隔離帶……”他說,生活在福州就像是生活在一個大花園中,隨處可見園林藝術精品,體現著城市管理者的用心,給每一位生活的人帶來無比的溫馨。“福建是全國最綠的省,而福州則是名副其實的綠城。” 福州市園林局負責人說,近年來福州不斷加大城市園林綠化投入力度,采取規劃擴綠、征地增綠、拆房建綠、拆墻透綠、見縫插綠等多種途徑來增加城市綠化量。福州也先后捧回“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等牌匾。 三坊七巷 坊巷重生續經典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來自五湖四海的數十萬人走進三坊七巷,這片古老坊巷成了全省最具人氣的地方之一。“國慶7天,我們安排了100多場各種類型的文化活動,讓每位游客都能感受到閩都文化的魅力,也讓每一位福州市民分享福州文化建設的成果。”福州三坊七巷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三坊七巷就像是一本讀不完的書,每一次走進都會有新的感受,讓你剛剛離開卻又想再走進。”6日下午,記者在三坊七巷遇見來自成都的游客陳云谷,在榕的3天時間里,他已是三坊七巷的“回頭客”。“我對三坊七巷是慕名已久,這里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每座宅子都有著自己的故事。”第二次游覽完坊巷,他感慨地說,地處城市最繁華中心的這片古老坊巷竟然還能保持得如此完好,著實令人感到興奮與震撼。“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魂,三坊七巷見證了福州的輝煌歷史,未來定將成為福州這座城市的最佳名片。” “這幾年三坊七巷發生的變化有目共睹,這也是我們這些老住戶最欣慰的地方。”福州市民老林三代人都住在三坊七巷,支持坊巷保護工程,一家搬出住了幾十年的老宅子。“說實在的,當初確實有點小情緒,現在則完全是另一種心情了。”老林現在每周還都會回三坊七巷走走,有時還充當起義務講解員,“聽著游客們對三坊七巷的一句句贊美的話,我心里就特別自豪、高興!” 福州市政府相關人士介紹,2006年起,福州市委、市政府作出決策,投入40多億元,按照“修舊如舊,保持總體坊巷格局、風格、風貌不變”原則,全面修復“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經過4年多的努力,這座“失落”坊巷開始恢復“重生”。三坊七巷已經成了福州歷史文化大觀園,成為福州城市精神的發源地。2010年6月,“三坊七巷”以最多得票榮登由中華文化促進會等單位主辦的“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榜首;2011年8月,全國首個社區博物館在三坊七巷掛牌。 立體交通 編織便捷出行網 淮安大橋是福州三環路閉合的控制性工程,自開工以來,記者每個月都會到施工現場采訪報道。國慶假期,記者再次來到現場,發現場景一如往常:機器轟鳴聲不斷,工人上下緊張忙碌。 淮安大橋,工期緊,福州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來到工地“督工”。施工方中交二航局項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為加快淮安大橋施工進度,他們創新性地施行塔梁同步施工,這在我省橋梁施工中尚屬首次,在國內也罕見。該負責人說,淮安大橋主橋預計12月上旬合龍,今年底,長50公里的三環路將實現全線貫通。屆時,驅車從琴亭高架橋上新店互通走繞城高速公路與三環路共線的西北三環,將可直接抵達洪甘路,車程只需5分鐘。 而作為更大的交通大手筆,福州在全省城市中率先啟動地鐵建設。未來40年,福州將建設7條軌道交通線網,全長184.2公里,其中已經全面開工建設的地鐵1號線將于2015年正式通車。 過去5年,福州著力于構建城市大交通格局,為市民打造一座便捷之城,交通大手筆亮點頻現:打通丁字路、斷頭路,對老舊城市干道進行“白加黑”改造,推進三環路等干線通道及城市新區路網建設;大力發展公交事業,不斷優化公交線網,全面取消夏季1元空調費,實行70歲以上全省高齡老人免費乘車等公益政策。 除了硬件提升,福州同樣著眼于交通管理水平的進步。近年來,福州大力開展交通整治,推進錯峰上下班,“文明出行”理念漸入人心。 數字看跨越 細數過去5年,圍繞打造宜居城市,構建和諧福州,省會榕城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綠化、社會文明、文化傳承、民生保障等方方面面大手筆頻出,實現了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各項事業加快發展。 ■2010年福州市地區生產總值達3123億元,財政總收入、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均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5年間,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79.5%和64.4%。 ■疏解老城、開發南臺、拉開框架、發展新城取得進展,東擴南進、沿江向海步伐加快,建成區面積從2005年的158.2平方公里擴展到220平方公里。 ■對外開放持續擴大,5年實際利用外資達45.8億美元,新引進了34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榕投資或設立辦事處,外貿出口實現翻番。榕臺交流不斷取得突破,率先實施中央惠臺政策,率先開通兩岸海上直航,率先推動兩岸雙向投資,“5·18”海交會、海峽兩岸合唱節、“兩馬”同春鬧元宵等影響日益擴大。 ■福州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有效落實,城鄉義務教育在全省率先實現“雙高普九”,公共教育滿意度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三位。公共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基本建立,居民健康主要指標在全省領先。 ■就業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5年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75萬人次,轉移農業富余勞動力47萬人次。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全面鋪開,在全省率先開展城鎮居民和城鎮老年居民養老保險試點,各類特困群體得到有效幫扶。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加大,建成保障性住房6.8萬套。推出了公園、公廁免費開放和公交車免收空調費等惠民舉措。 ■社會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依法治市進程加快,“平安福州”建設持續深化,社會治安滿意率從2005年的90.48%提高到2010年的94.97%。人口計生、體育、廣電、新聞出版、老齡工作、殘疾人事業、慈善事業等健康發展。 |
相關閱讀:
- [ 09-30]榕219條支路街巷改造工程完成 建設1038套經適房
- [ 09-29]民生問題最受關注:平時能保飯碗 病時可報藥費
- [ 09-29]黨代會代表熱議建設文化強市 榕還須添茉莉花香
- [ 08-18]福州金融業市場份額全省居首 閩江北岸建金融街
- [ 08-18]榕力爭2020年GDP破萬億 6個關鍵詞推新一輪發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